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科普写作:孕妇血液变“稠”?小心这个隐形杀手!

发布于 2023-09-28 · 浏览 1311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你知道孕妇的血液比普通人的血液要稠多少吗?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三倍,孕妇的血液比普通人的血液要稠三倍!这是因为妊娠期妇女的血液成分和流动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液更容易凝固。虽然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预防出血和保护胎儿,但是它也会增加孕妇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那么,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它有那些危害?孕妇又该怎么预防呢?请看下文。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隐形杀手,它会严重的威胁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静脉血栓栓塞症通俗来讲是指血液在静脉里面形成了一种叫做血栓的东西,阻碍了血液的流动。血栓通常发生在深层的静脉里面,比如腿部或手臂的静脉,这就叫做深静脉血栓。如果血栓从静脉里面掉出来,随着血液流到肺部,就会堵住肺部的动脉,这就叫做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统称。

静脉血栓栓塞症对孕妇的危害

静脉血栓栓塞症不仅会影响母体的健康,还会危及胎儿的生命。据统计,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孕产妇死亡率的14.9%~31.3% 。此外,静脉血栓栓塞症还会引起以下的危害:

  • 对母体的影响:如果深静脉血栓长期存在,可能会造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肢体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如果深静脉血栓脱落,就会造成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紫绀等症状,甚至死亡。
  • 对胎儿的影响:如果深静脉血栓发生在子宫内或胎盘内 ,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胎盘血流减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死亡等不良结果。

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因素

  • 生理因素:孕妇的体内激素水平会升高,影响血液的凝血因子。同时,子宫增大会压迫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此外,孕妇的活动能力也会下降,增加血管壁受损的可能性。这些变化都符合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要素”(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受损)。
  • 病理因素:除了生理变化外,还有一些疾病或情况会增加孕妇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比如有过深静脉血栓的病史、有家族遗传史、患有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此外,还有一些与妊娠相关的因素,比如年龄过大、体重过重、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或大量输血等。这些因素越多、越严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就越大。
  • 遗传因素:遗传性易栓症,是指孕妇基因里面有一些变异,导致他们的血液更容易凝固(我国此类患者较少)。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

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 评估风险因素: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估,包括个人史、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根据风险程度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类。
  • 采取预防措施: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式。非药物预防措施包括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穿戴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气压泵等物理方法。药物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或华法林等。具体的预防方案应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 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如下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红肿等,要及时就医,做相关的检查,如血管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等。如果确诊为深静脉血栓,要尽快启动多学科会诊,采取综合救治措施,包括抗凝治疗、物理治疗、滤器置入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运动、避免脱水、避免长时间卧床或制动等。这些都可以降低血液凝结的风险,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总之,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严重的孕产期并发症,但可以通过评估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和治疗等方法来有效预防和控制。

本人是一名护理小白,对科普文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又缺乏专业的指导,只能自学探索创作。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与不同科室的老师们合作,撰写了一些科普文章,涉及各种医学话题。在这里,我诚挚地邀请给位老师点评和建议,让我能够不断进步。

注:原创文章,欢迎点评,禁止剽窃

孕妇血液变“稠”?小心这个隐形杀手!.docx (17.7 KB)
静脉血栓形成 (41)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9)
血栓 (98)

最后编辑于 2023-09-30 · 浏览 1311

1 2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