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危象


发病机制: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垂体不能分泌适应机体应激需要的ACTH、TSH和促性腺激素(Gn)引起靶器官腺体萎缩,在应激状态下,不能分泌适应机体需要的相应量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最早缺失,继而为生长激素,接着为TSH和ACTH缺失。原发性垂体疾病患者很少缺乏ADH,ADH缺乏常见于垂体柄和下丘脑病变。ACTH和TSH缺乏分别致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糖皮质激素缺乏使糖异生和肝糖原减少;甲状腺激素缺乏,糖吸收减少;胰岛素作用增强,患者常发生低血糖昏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低血压。由于严重糖皮质激素缺乏降低水代谢调节能力,液体摄入太多易发生水中毒,水进入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出现惊厥、昏迷。严重水中毒可引起肺水肿。低钠血类似低钾血,心音低钝、肠麻痹、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1. 何为垂体危象?
垂体危象是多种原因引起垂体激素严重缺乏出现恶心、呕吐、休克和昏迷的临床综合征。
2. 怀疑垂体危象时,应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
(1)诊断性检查
①垂体激素测定
血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均降低。垂体对下丘脑释放激素(如TRH、LHRH)刺激无反应或反应明显减低。②垂体靶腺激素水平测定 血甲状腺激素(T3、T4)、皮质醇和性激素(血雌二醇、睾酮)浓度降低;尿皮质醇及皮质激素代谢产物尿17-羥类固醇和17-酮类固醇降低。
(2)辅助性检查
①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贫血;血胆固醇增高;空腹血糖降低,血钠降低;基础代谢率降低。②影像学检查 垂体X线、CT、MRI、血管造影可发现垂体肿瘤。
3. 垂体危象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①原发性靶腺功能减退危象
原发性靶腺危象时,靶腺激素血浓度降低,相应垂体激素血浓度升高,垂体刺激试验无异常。
②脑血管意外
垂体瘤或无典型症状的垂体卒中患者,因压迫颅内动脉海绵窦段时,可引起偏瘫等,类似脑血管意外。既往有继发性靶腺功能减退症状,靶腺及垂体激素血浓度测定、CT或MRI检查有助于鉴别。
③代谢性脑病昏迷
如低血糖昏迷或低钠脑病昏迷患者,通常无继发性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靶腺及垂体激素血浓度基本正常。
④神经性厌食
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常有明显恶病质、经闭,但仍保持女性第二性征。血GH和皮质醇基础浓度增高。
⑤血色素沉着症
因高铁饮食、大量输血致体内铁质蓄积过多,皮肤呈青铜色或灰黑色。由于铁质沉积于肝、胰腺等部位,引起肝功能异常及糖尿病表现。根据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血清铁增高诊断。
4. 垂体危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1)激素替代治疗
①氢化可的松 高热、休克和低血糖患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加氢化可的松25~50mg ,继而10%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500ml+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输注,24h输注200~300mg。根据病情,7~10天后逐渐改为正常替代量口服。有严重感染者及应激情况下,需适量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②左旋甲状腺素(LT4) 首剂300ug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LT4片剂制成溶液经胃管给药。治疗有效指征为神志及呼吸功能恢复,体温回升。生活能自理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①低体温 给予LT4同时,应用保温毯或空调逐渐恢复患者体温。②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患者,首先静注50%葡萄糖40~60ml,继而输注10%葡萄糖溶液。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③低血钠 补充糖皮质激素同时,应适当补钠,根据患者血钠浓度、水负荷和血容量选择输注盐水浓度。为防止发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急性发病患者纠钠速度每小时1~2mmol/l,慢性发病患者每小时低于0.5mmol/l。④循环衰竭 静脉氢化可的松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常。⑤水中毒 记出入液量,除应用糖皮质激素外,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每天水平衡保持在负1L内。
(3)祛除诱因
积极寻找诱因,合并感染者,经验给予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