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已开奖】对于早产儿肠内喂养增加速度,您更倾向于什么?

发布于 2021-05-06 · 浏览 1160 · 来自 Android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出生后通常需要增加奶量以达到全肠内喂养。那么,对于早产儿肠内喂养增加速度,您更倾向于缓慢增加还是快速增加?

答案公布时间为5月14日,欢迎大家投票互动。

早产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量高,准确喂养相较于足月儿更为重要。关于早产儿肠内喂养方法,您认为在临床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请在评论区留言,届时会抽取1名幸运的互动用户送2个丁当。


恭喜6楼的@花若涵成为本期互动幸运用户~

后续纽迪希亚ELN将有更多的精品文章课程和福利活动,期待大家再次参与喔!

---------------------------------------------------------------------------------------------------------------------------

答案已公布

接下来给您带来一篇文章,探讨了快速与缓慢增加的肠内喂养量对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健康结局的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极早产儿(胎龄<32周)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胃肠道功能不成熟,出生后通常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奶量以达到全肠内喂养。既往研究表明,快速增加喂养量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增加有关,缓慢增加喂养量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但却可能增加晚发型败血症风险。因此,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喂养增加速度尚不确定。

近期,《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快速增加喂养量(每天奶量增加30ml/kg)与缓慢增加喂养量(每天奶量增加18ml/kg)对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研究纳入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2804名,将其随机分为快速增加组(每天奶量增加30ml/kg,n=1400)和缓慢增加组(每天奶量增加18ml/kg,n=1404),直至达到完全喂养量。主要结局为24月龄(矫正胎龄)无中度或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率。次要结局包括主要结局的各个指标、证实或疑似晚发型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脑瘫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增加组和缓慢增加组达到完全喂养量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天和10天(调整中位数差为-2.7天;99%CI:-3.1,-2.4),入院至出院的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9天和11天(调整中位数差为-2.2天;99%CI:-2.7,-1.6)。在可评估的婴儿中,快速增加组和缓慢增加组中24月龄无中度或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生存率分别为65.5%(802/1224)和68.1%(848/1246,调整风险比RR=0.96; 95%CI:0.92,1.01; P=0.16),无显著差异。在可评估的婴儿中,快速增加组和缓慢增加组中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8%(414/1389)和31.1%(434/1397,调整风险比RR=0.96;95%CI:0.86,1.0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0%(70/1397)和5.6%(78/1399,RR=0.88;95% CI:0.68,1.16),均无显著差异。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24月龄的研究节点,肠内喂养增加速度(每天奶量增加18ml/kg或30ml/kg)对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无中度或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率及晚发型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Dorling J, et al.Controlled Trial of Two Incremental Milk-Feeding Rates in Preterm Infants.N Engl J Med. 2019 Oct 10;381(15):1434-144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09):868-870.


【往期阅读推荐】

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镇痛作用


img
早产儿肠内喂养增加速度,您更倾向哪个?
A.缓慢增加16 人
B. 快速增加1 人
C. 两者效果无显著性差异1 人

最后编辑于 2021-07-12 · 浏览 1160

5 5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