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也被称为广泛性发育障碍或孤独症,被定义为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ASD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发病率不断攀升。ASD发病原因复杂,是遗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ASD的男女发病比例为4-5:1,据报道8岁儿童发生ASD的患病率为14.6/1000。ASD会给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健康及经济负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特别是短链脂肪酸(SCFAs)在胃肠道疾病和AS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与自闭症儿童粪便SCFAs和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近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索了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和粪便SCFAs以及其与自闭症儿童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性。该研究纳入30名ASD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研究人员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了粪便SCFAs,评估了胃肠道症状,并分析了自闭症和神经典型个体的肠道菌群与粪便SCFAs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ASD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SCFA)发生改变。
研究人员发现,ASD患儿粪便中乙酸和丁酸盐水平较低,而戊酸水平较高。并且ASD患儿肠道菌群中产生丁酸盐的关键分类群(疣微菌科、真杆菌属、毛螺菌科和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下降,而戊酸相关细菌(酸杆菌门)丰度增加。
下图为ASD组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图。


此外,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便秘是ASD儿童唯一的胃肠道疾病。便秘的自闭症患儿肠道菌群中梭菌属、巴恩斯氏菌、Coprobacter和戊酸相关细菌(放线菌科)富集,而丁酸盐产生菌减少。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指出,相较于健康儿童,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显著较低,并且ASD儿童的肠道菌群及与其相关的粪便SCFAs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未来或许可以采取调节肠道菌群及SCFAs(尤其是关注产生丁酸盐的细菌)的策略作为治疗ASD的潜在方案。
参考文献:
Liu S, Li E, Sun Z, Fu D, Duan G, Jiang M, Yu Y, Mei L, Yang P, Tang Y, Zheng P. Altered gut microbiota and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Jan 22;9(1):287.
【往期阅读推荐】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