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理性哈欠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干受累的体征吗?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辽宁辽宁
2678 浏览
达人点赞、丁当奖励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哈欠是一种由幕上和幕下结构介导的复杂反射;其精确定位尚未确定病理性哈欠,也被称为异常性哈欠,概念仍未统一,有人认为发生在连续打10-20个哈欠,每天打哈欠的次数可以超过100次;也有人认为15分钟内观察到大于3次哈欠就是异常。病理性哈欠可分为功能性病理性哈欠、器质性病理性呵欠。

该病例报告的意义:

病理性打呵欠在脱髓鞘疾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中已有报道,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病理性哈欠的报道较少。

关键词:病理性哈欠

Key word:Pathologic yawning

哈欠是一种属条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动,人在疲倦时大脑神经支配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沉闷、瞌睡、或舒缓紧张情绪,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钟,在这期间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放松;需要脸部的肌肉运动来完成,所以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咬紧牙关来抑制。

回想自己学过的医学理论课,找不到有关哈欠的知识点。或许下面的病例可以作为弥补,但个人觉得更是一种深层的思考,这方面未知太多。

病例介绍

患儿,男,15岁,因发热7 天、抽搐2 次入院。入院前7 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头痛,不剧,偶有胡言乱语及呕吐。入院当日出现排尿困难,伴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 次,每次约1 分钟后止。

入院查体:嗜睡,颅神经检查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四肢肌力4-级,双侧腱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

患儿查体过程中,出现有频繁、剧烈的打哈欠,如视频:

previewplay video


如何解释这种打哈欠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否有临床提示意义?

(视频估计一时半会儿通不过审核,可以看下图,脑补一下)


img

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及病原学筛查未见异常;脑脊液中白细胞219 × 10^6 /L,单核细胞98%,潘氏试验阳性,蛋白1753 mg/L,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IgG 合成指数、寡克隆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抗NMO抗体及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均为阴性。

轴位(横断面)MRI显示正常的T1(A)、不对称的T2(B)和FLAIR(C)脑干背侧高密度影,累及V、VI和VII脑神经核水平的网状结构(箭头),双侧岛叶T2和FLAIR高密度影,左多于右。

img


脑电图示慢波活动增多。入院诊断病毒性脑炎。

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头孢曲松抗感染、免疫球蛋白(2 g/kg)等治疗1 周后,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昏迷,进行性肌力减退(双上肢1 级,双下肢0 级),累及呼吸肌。复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下降(15 × 10^6 /L),蛋白下降1 010mg/L);颅脑MRI示胼胝体压部信号消失,小脑齿状核见片状T2高T1稍低信号。根据其临床及MRI表现修正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病例讨论

病理性哈欠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干受累的体征吗?

病理性呵欠在其他脱髓鞘疾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中也有描述,但很少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报道。尽管先前的报道认为脑干和下丘脑病变是引起病理性呵欠的原因,但哈欠是一种由幕上和幕下结构介导的复杂反射;其精确定位尚未确定。因此,这个病例仅仅作为个例报告,其临床诊断的提示意义还有待更多的临床证据。也希望这个病例是个开端,引发你对哈欠的症状学探索的兴趣。

7 32 2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