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质研究,是专业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 “杂质研究专栏”开办五周年纪
杂质研究,是专业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丁香园-杂质研究专栏”开办五周年纪
原创 谢沐风&写意君 同写意 2018-12-24
( https://mp.weixin.qq.com/s/bQcOvPsZPRL1aXhrXxt62w )
【序】
业界知名学者、溶出度专家、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谢沐风老师,2013-12-15在丁香园开办了第2个个人专栏 ——“杂质研究”,旨在引导众人把握好研究尺度,切忌用力过猛。
谢老师不忘初心,于专栏开办五周年之际,在丁香园发贴“杂质研究,是专业问题,还是哲学问题?”。写意君阅罢,深感文采飞扬、蕴意高远,文笔辛辣诙谐、笔锋甚至有“鲁迅风范”。经谢老师同意,特在本微信公众号推送,与众人分享。
2018-11-28,沪上遭遇严重雾霾,PM2.5逼近200。


杂质研究,是专业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今日沪上雾霾严重,PM2.5达200。由此想到半个月前,今年入冬以来的京城第一场雾霾。其时本人即兴撰写了一篇随笔,与众人分享:



昨日京城雾霾严重,整整一天,PM2.5都近300,这是数位友人在朋友圈里晒的照片。本人不禁留言:估计这1天吸入的杂质量,赶得上10年吃药所带来的了;且前者是肺内,后者是消化道,代谢排除能力天壤之别。
由此想起某次去北京一家公司讲课时的情形: 看罢即将上报的材料后,那些疑神疑鬼的基因毒性杂质检出了。于是询问分析人员,回复:测定无误,确实检出。再询问合成人员、回复:我已尽力去除,应无残留,恐测定有问题吧。
于是,近距离端详了合成人员长相,经确认是“合成高手”(我会相面,);再转身询问分析人员:请仔细回忆一下,检测那天有什么特殊情况?
对方猛然说到:谢老师,我想起来啦!那天雾霾特别严重,即便我戴口罩上下班都咳嗽不已。本人回复,一定是您检测到空气中的灰啦,请于晴朗天重新检测……
您一定以为本人在开玩笑,因为您会告知:现在京城室内,空气净化器已是星罗棋布。但我想说:以上对话不是专业研讨,是哲学。正所谓:本以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没想到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推送后引发热议,被疯狂转载,甚至还引发大量同仁开展《我的哲学气质》测试,并纷纷晒出成绩单。甚至有同仁来信告知:“谢老师,您说的都不是,是情商问题,。”
写意君点评
谢沐风,人如其名,观其文章、听其讲课,如沐春风。这十年来,为行业带来一股清流,很多研发人员甚至形容他“有脚阳春”:在溶出上,揭示原研药精髓与核心,为仿制药研发指明方向,更是让几百万元的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一次性成功;在杂质上,倡导科学理性的研究尺度,苦口婆心劝慰众人勿陷入上天入地之窠臼与陷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敢挑战国外权威机构颁布的《部分杂质研究指导原则》,提出别具一格的应对策略。
以上这些,皆来自于谢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对行业的挚爱与责任;来自于15年前公派赴日本厚生省国家药品检验所进修所获得的技术自信和专业底蕴;更来自于深谙两门外语,可进行深入透彻的比较与辨析;同时,他还具备极为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深谙行业发展之道的悟性与思考。太多的因素造就了今天的谢老师,这朵“业界奇葩”。
谢沐风互动
感谢同写意的支持与信任。这篇随笔完全是不由自主之作:看到业界多年来在杂质研究上的走火入魔、甚至误入歧途,本人深感忧心忡忡。近日京沪两地雾霾严重,就顺势将两者结合,并上升到佛学悟道。
记得读本科和研究生时,经母校几位极富特点的老师点拨,埋下哲学种子;后来随工作不断深入,每每用哲学思维应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专业问题时,都能找到客观理性的答案与举重若轻的解决办法,才终于明白了“专业终点一定是哲学”的道理。
感谢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让有“异见”的知识分子能够借助这些民间自媒体平台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从而为众人打开一扇窗,让大家看到别样的风景。
依然是:专业问题,见仁见智、难有定论,交给时间来证明吧!
最后编辑于 2021-03-15 · 浏览 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