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请评判孰对孰错、是否为过度研究?】点评CDE主审老师新鲜出炉的杂质研究文章

发布于 2021-06-13 · 浏览 5871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2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这是新鲜出炉的、由CDE主审老师撰写、又一篇“集大成”杂质研究文章。本人阅读数遍,深感CDE倡导的杂质研究已到无以复加程度,是时候“做减法”了。撷取10处点评,也请各位评判一下是否为过度研究?

1.     (图1)杂质是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可能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杂质不会影响有效性,最多影响安全性。同时,不应使用“可能”一词,专业表达应避免副词】

2.     我们并不提倡杂质过度研究。【看来CDE也深知行业对该机构的诟病】

3.     (图2) 根据影响因素、稳定性试验等考察结果,确定是否为降解杂质及加速降解条件,并与参比制剂进行杂质含量的比较…【影响因素系指高温、高湿、强光照射等剧烈条件,药品在生命周期不可能遭遇,故该条件下破坏出的杂质不会产生,这就是“研究了一大堆、采用准确法检测了一大堆,结果全是未检出”的根源。同时,无需开展影响因素条件下仿制药与原研药(杂质谱/溶出曲线)比对研究,CDE要求开展,就是用力过猛。】

4.     …,原则上该杂质含量不得大于参比制剂限度标准。【该表述说明,CDE终于接受了“仿制药杂质含量可高于原研药,只要不大于原研药质量标准限度值”理念。这是一个重大改变!请各位研发人员谨记运用】

5.     (图2-3) 除了由起始物料引入外,还可能由光照下2位的手性碳构型翻转产生,因此在制剂中应进行这类异构体杂质的研究和控制。【“可能”一词充分说明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的心态。实际情况是、药品不可能被光照,因没人会把药品放在窗台上爆嗮后再服用,所以,这个异构体不会翻转,杂质也不会产生、无需控制。】

6.     (图3) 2.3 基因毒性杂质 【《ICH指导原则》于2000年推出。本人愈发感到:前10年真心指导居多,后10年时而参杂烟雾弹,因为发达国家“为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初心动摇了,所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有取舍和独立自主的思考,否则会被忽悠瘸的。】

7.     理论上可能与胺类化合物如中间体M1中含有的二级胺结构,或……等引入的二级胺试剂等相互作用,存在产生相应亚硝胺类杂质的风险,故应参照相关指导原则进行风险评估和研究。【“理论上”、“风险”这类瞻前顾后、模棱两可的表述,充分说明CDE对杂质研究的认知已到难以自拔程度,如此、杂质研究永无止境】

8.     另外,雷尼替丁制剂在存放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于室温的环境下存放,随着时间延长,NDMA的含量可能逐渐增长至超过人体可接受水平。【不会有高于室温放置的情况发生,患者也不会把药品放到烘箱里烘焙后再服用,因为运输和贮藏早已GSP。】

9.     (图4)2.5 元素杂质【在下预测,《ICH指导原则》最终会忽悠到“空气中的灰”。】

10.  拟定系统适用性要求时,应关注不易分离的主峰与杂质峰、相邻的2个及以上杂质峰【杂质峰间可不分离,因此时计算结果将使含量错误偏高,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所以,分析方法无需追求完美 —— 专业的最高境界不是尽善尽美、谨小慎微,而是大开大合、收放自如。】


最后,再唠叨一下本人感悟:专业没有对错,只有谁有话语权;而每次选择,就是这位同仁、这家公司、这个行业的宿命。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杂质研究的常见问题探讨.pdf (2.05 MB)
百家争鸣 ‖ 是否过度研究?点评CDE老师撰写的杂质研究文章.pdf (2.29 M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871

14 123 4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