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讨论】片剂崩解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

发布于 2003-12-04 · 浏览 4.2 万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1 年零 15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药物的吸收过程可简化为:片剂 K1 包含辅料的颗粒K2 药物原粉K3 吸收入机体的药物。除极易溶于水的药物外,溶解速度常数K1是很小的。片剂经第一次崩解成粗粒,使有效表面积增加,但远远小于第二次崩解后的有效表面积。所以上述三个速度常数的关系为K3≥K2≥K1,片剂崩解对药物吸收有着重要的意义。片剂若在胃肠液中不崩解或需要较长时间才崩解,就显示出主药有效性不好或至少是疗效开始有一个不当的迟延。所以中国药典对每一种片剂都规定了崩解时限,并以此来衡量片剂在体外的生物利用度。
片剂崩解的机理可能因制片所用的原料和辅料的不同而异。用水溶性药物及辅料制成的片剂透水后,主药和辅料溶洞解;有的片剂中含有可溶性成分,透入水后可溶性成分溶解而形成很多溶蚀孔而使片剂崩解;有的片剂之所以能成型,与可溶性成分在粒子间形成固体桥有关,透水后,水溶性固体桥溶解,结合力瓦解,使片剂崩解;有的片剂中含有遇水可产生气体(如泡腾剂)的崩解剂等等,其崩解机理易理解。但多数片剂均需加入崩解剂以促使片剂崩解,其机理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目前对片剂的机理虽还在继续研究之中,但有以下几种学说与生产实际还是比较切合:崩解剂吸水膨胀而使片剂崩解;崩解剂增强片剂的吸水性
对于生产中有些片剂的崩解不合格现象,各位有何见解??不妨讨论一下。

最后编辑于 2004-05-26 · 浏览 4.2 万

81 5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