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一个半月的陈旧性孟氏骨折还可以手法复位吗?
 赵洪洲天津医院 等 4 位达人已点赞
赵洪洲天津医院 等 4 位达人已点赞病例信息
北国春城,一个八岁小姑娘,走路不小心来了个“出溜滑”,咔嚓——手臂肿了。


当地医院一拍片:尺骨骨折,骨折移位不明显,尺骨稍向后成角,没事儿,打个石膏养着呗!
于是小姑娘挎着石膏回家,吃糖写作业看动画片……


伤后十天拍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更放心了。


一晃一个半月过去了,复査拍片,医生一看,眼镜差点掉下来:“骨折愈合得挺好的,这桡骨头咋还‘离家出走’了?!陈旧性孟氏骨折啊这是!”
家属一听“陈旧性”“孟氏”“骨折”三个词连在一起,腿都软了:“那那那……咋整啊?”
“这个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
一家人抱成一团眼泪汪汪:“孩子才八岁,就要动刀?我们不想啊!”
“这个已经是陈旧性孟氏骨折了,如果你们不想手术治疗,可以尝试找一下湘潭市中医医院曹谦主任,看看他那里能不能手法复位?”
于是,一家子连夜南下,一路从吉林直奔湖南省湘潭市中医医院,心里还是打着鼓:那儿的手法复位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是“一绝”吗?
诊室里,主任捏着患者片子和小医生念叨:“你看看这受伤后的片子,桡骨头跟肱骨小头匹配是不是挺好的?知道为啥后面却脱位了?”
小医生也是一脸震惊“就是啊!主任,这诊断尺骨骨折也没有问题啊,处理也没问题啊,看这第一次片子就尺骨稍向后成角,第二次的片子还把这成角都给纠正了,屈曲型骨折采用半伸直体位固定,也处理得当,怎么桡骨头就“漂移”了呢?”
“这个从一开始就是孟氏骨折,虽然当时肱桡关节匹配正常,其实可能是桡骨头脱位后又自行回复了,一般来说,除了直接暴力打击的尺骨骨折,极少有单纯尺骨骨折,看到尺骨骨折都应该按孟氏骨折来诊断,也就是心中始终应该知道看到尺骨骨折就应该密切关注肱桡关节匹配情况,宁肯诊断错误,也不要放走一个孟氏骨折,毕竟诊断为孟氏骨折即使错了,治疗并不受影响,而漏诊孟氏骨折则比较麻烦,陈旧孟氏骨折比新鲜孟氏骨折治疗难度就大多了,这也是我们中医所讲: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小医生瑟瑟发抖:“主任,这个太容易漏诊了!这都一个半月了,还能手法复位吗?会不会太晚?”
主任一巴掌轻拍小医生后脑勺:“晚什么晚?!人家跑这么远容易吗?来了咱们就要尽最大努力!”
他一边说一边上手,手法细腻得像在捏糖人——牵引、前臂旋后、推挤、屈肘……嘴里还念叨:“骨错缝、筋挪窝,得让它们‘重温旧梦’!”
小医生在旁边看得眼花缭乱,只见主任一声“妥了!”,小夹板叭叭一固定,片子再一拍——


桡骨头回家了!!!肱桡关节对齐得像一对久别重逢的小情侣!
主任淡定喝茶:“瞧见没,骨头是讲感情的,你得温柔点。”
小医生鸡啄米一般的点头,心中嘀咕:“姜还是老的辣啊!”



之后主任每周给孩子换药,同时进行保护下肘关节被动屈伸锻炼,治疗近一个月,拆除外固定拍双侧对比片见肱桡关节匹配良好。




小姑娘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也同步恢复正常。


刚好前不久主任去长春讲课,正好随访了一下小姑娘,拍片复查,肱桡关节匹配良好,维持很稳定,功能恢复得也是溜儿溜儿的!
她妈激动地握着主任的手:“大夫您真是神手!咱闺女现在又能跳绳了!从吉林跑湖南,这趟太值了!”
主任笑眯眯地说:“不是我的手神,是孩子的骨头‘懂事’。”
小医生等主任回来赶紧记笔记:“所以主任,陈旧性孟氏骨折也不是非得手术?”
主任斜了一眼:“你得看情况!儿童不是大人,别动不动就切开。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照样能‘曲线救国’!”
小医生恍然大悟:“原来您常说‘能用手别用刀,能用嘴别用手’是真的啊……”
主任一口茶喷出来:“我什么时候说过用嘴复位?!你小子今晚留下来抄《正骨心法》!”
小医生弱弱地说:“您不是说那种片子看着是畸形愈合的骨折,只要患肢外观、功能都好,都不用处理吗?那不就是用嘴复位吗~”
“呃……好像说得也在理,那《正骨心法》就抄二十遍算了……”
小医生一声哀嚎:“主任啊!我还有二十个病志没写呢……”
窗外飘着湘潭的雨,主任的嘴角却扬得比长春的雪还开心。
病例讨论
陈旧性孟氏骨折是否应该直接考虑手术呢?我们认为还是应该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先尝试手法复位外固定,无法复位再考虑手术治疗,毕竟非手术治疗无创,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