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病例报告丨高效溶栓急性脑梗死1例

中医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14 小时前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444 浏览

病例报告丨高效溶栓急性脑梗死1例

作者:赵睿 姚治平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通信作者:姚治平

摘要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不能言语伴右肢无力2 h"就诊。

症状体征 神志嗜睡,混合性失语,不能对答,检查不合作。四肢肌力体格检查不合作,右侧肢体疼痛刺激未见关节活动,坠落试验阳性,左侧肢体见自主活动,肌力4级以上;左侧巴氏征阴性,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意识5+凝视0+面瘫0+上肢4+下肢4+感觉2+语言3+构音2+忽视0=)16分,MRS:5分,GCS:10分。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早期给予阿替普酶54 mg静脉溶栓、丁苯酞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建立侧支循环、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口服稳定斑块、调脂等对症治疗,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MRI提示左侧额顶叶脑梗死,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抗血小板聚集,急性期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长期口服预防脑梗死复发。

临床转归 患者吐词清晰,部分对答不切题,右侧肢体活动自如,生活自理,出院时NIHSS(意识0+凝视0+面瘫0+上肢0+下肢0+感觉0+语言0+构音0+忽视0=)1分,MRS 1分,Essen 3分,GCS 15分。发病90 d后神经内科门诊随访:吐词清晰,活动自如,生活自理,专科查体无阳性体征,NIHSS 0分,MRS 0分,GCS 15分。

推荐阅读人群 神经科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卒中 [ 1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急性期脑梗死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和特殊治疗 [ 2 ],一般性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特殊治疗包括超早期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和细胞保护治疗等。我们报道了1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的相关思考。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不能言语伴右肢无力2 h"于2023年8月12日14时59分入我院神经内科。

现病史:入院前2 h(约12:00),患者突发不能言语,不能听懂说话内容,右侧肢体活动不能,伴大小便失禁一次,无呕吐,无肢体抽动,无胸痛腹痛,于梁平区袁驿镇中心卫生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及占位,急诊科以"急性脑梗塞"收入我科。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1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未规范治疗,血压控制不详。无心脏病、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史。

二、检查

体格检查:右利手,体重60 kg,体温36.4℃,脉搏7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2/95 mmHg。口唇红润,两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77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腹无膨隆,腹软,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情况:嗜睡,混合性失语,构音不清,检查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不合作。四肢肌张力未见明显升高,右侧肢体疼痛刺激未见关节活动,右上下肢坠落试验阳性,左侧肢体见自主活动,肌力4级以上;四肢腱反射++,左侧巴氏征阴性,右侧巴氏征阳性,颈阻阴性。VTE-Padua:5分,NIHSS:(意识5+凝视0+面神经麻痹0+上肢4+下肢4+感觉2+语言3+构音2+忽视0)19分,发病前MRS:0分,GCS:10分。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6.5×10 9/L,中性粒细胞75.1%,血红蛋白135 g/L,血小板202×10 9/L;凝血象:APTT、TT、PT、INR、Fbg、D-D二聚体、PTA正常。

院外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及占位病变。入科时随机指血糖6.5 mmol/L。

img



图1 2023年8月12日头颅CT影像 未见脑出血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1)左侧额颞顶岛叶层急性脑梗死(不明原因性);(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局灶性定位体征等,查头颅CT或MRI可见出血病变。该患者虽有言语障碍及肢体偏瘫,查头颅CT未见出血,故排除。

2.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脑脓肿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性体征,头颅CT或MRI可见占位病变,该患者查头颅CT未见占位性病变,故排除。

四、治疗

患者发病时间在3 h内,有静脉溶栓指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2023年8月12日14:20)先予阿替普酶针5.4 mg于1 min内静脉推注,后予0.9%氯化钠100 ml+阿替普酶针48.6 mg于1 h静脉滴注(DNT时间6 min),丁苯酞针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强化治疗。15:20患者静脉溶栓完毕,再次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体格检查合作,部分对答欠切题(年龄回答错误),计算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 +级。四肢腱反射++,右侧上下肢痛觉较对侧减退,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颈阻阴性。NIHSS:(意识0+凝视0+面神经麻痹0+上肢0+下肢0+感觉0+语言0+构音0+忽视0=)1分,洼田饮水:1级。2023年8月13日头颅MRI示左侧额顶叶急性脑梗死( 图2 )。溶栓后24 h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强化治疗,厄贝沙坦75 mg/d控制血压,丁苯酞针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

img



图2 2023年8月13日头MRI影像 左侧额颞顶岛叶层急性脑梗死

入院后(2023年8月13日)血同型半胱氨酸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0 mmol/L,总胆固醇4.76 mmol/L。查血沉、抗O、ANCA抗体均阴性。

头颈部CTA( 图3 ):1.左颈内动脉漏斗变异/疑似动脉瘤;2.主要头颈动脉粥样硬化;3.无头臂干;4.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5.右侧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TCD发泡实验阴性、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img



图3 2023年8月13日头颈部CTA影像

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患者住院10 d出院(2023年8月22日),吐词清晰,右肢无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四肢肌力5级,活动自如,双侧肢体痛感对称,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NIHSS 0分,MRS 0分,Essen 3分。出院时嘱患者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qd口服,厄贝沙坦75 mg,qd控制血压,维生素B 610 mg,qd,叶酸片5 mg,qd,甲钴胺片0.5 mg,tid,降同型半胱氨酸,丁苯酞胶囊200 mg,tid。4 d后调整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继续服用。发病90 d后(2023年11月10日)患者至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症状无复发,复查同型半胱氨酸降至8 mmol/L,予停服丁苯酞胶囊,停用维生素B 6、叶酸片及甲钴胺片,嘱终生服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预防脑梗死再发。

讨论

我们对本例患者的治疗体会一方面是DNT时间短,只有6 min,这离不开整个卒中团队的紧密合作,卒中绿道一路畅通,卒中接诊医师的高效快速沟通也功不可没。溶栓后效果显著,患者入院时症状体征显著,NIHSS评分高,急性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迅速下降,考虑超急期及时溶栓相关,充分说明高效卒中绿道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在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遵循指南,对卒中患者进行全程规范化管理,尽可能让患者取得最好疗效。这一点体现在:该患者发病在3 h内,有静脉溶栓指征,无禁忌证,遂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后NIHSS评分低于6分,无介入治疗指征 [ 3 ]。溶栓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强化他汀治疗10 d,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完全恢复,出院后继续遵循指南予二级预防治疗 [ 4 ],3个月后随访,患者脑梗死危险因素控制良好,嘱终生服药预防。

本例患者诊疗的难点在于其病因方面,目前临床常采用的脑梗死病因分型包括TOAST分型、CISS分型等,患者未查见确切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心律失常,头颈部CTA未见大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等,其梗死面积也提示非小动脉闭塞,故考虑不明原因性脑梗死可能性大。

本例患者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如:溶栓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是不是意味着血管再通无低灌注,答案是否定的,患者溶栓后复查头颅MRI依然可见急性梗死灶,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P一站式评估非常有必要;另外,溶栓后好转,尤其是NIHSS评分小于6分,是否有必要行急诊介入?我们认为需要视CTP结果决定以及DSA评估是否需要急诊介入,如果症状再次加重需再次CTA+CTP评估。

脑梗死 (646)
纠错
1 4 5
同行评议(1)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