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经典药物之阿司匹林

最近我因为自己的低级错误,又证明了稳固知新这个老祖宗几千年就讲出的成语
首先,我一直认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饭后吃,因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一类药,所以我认为这些药都应该饭后吃,减少饭的刺激,所以长达三年的时间我都是和病人说,饭后吃!
现在开始学习,第一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司匹林片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作工艺生产的同一成分的药物,化学成分相同,吃发释放时间不一样而已
适应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标准治疗的一部分); - 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治疗的一部分); -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 动脉血管手术或介入手术(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 - 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已出现早期症状后预防脑梗死。 说明:阿司匹林肠溶片因其活性成份的含量不宜用作止痛剂。
又学到了一点,不适合作为止痛剂,和缓慢释放有关系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
用量 不稳定性心绞痛:建议每日剂量为 1 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当于每天 100 mg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建议每日剂量为 1 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当于每天 100 mg 阿司匹林);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建议每日剂量为 3 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当于每天 300 mg 阿司匹林)这个有争议点; 动脉血管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ACVB)、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建议每日剂量为 1 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当于每天 100 mg 阿司匹林); 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ACVB)后,开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最佳时间为术后 24 小时; 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已出现早期症状后预防脑梗死:建议每日剂量为 1 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当于每天 100 mg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用适量水服用,最好在饭前至少 30 分钟服用。不应压碎、掰开或咀嚼肠溶片,以确保活性物质在小肠碱性环境中释放。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第一片阿司匹林应咬碎或嚼碎服用。(是300mg嚼服吧)
药效学性质 药物治疗学分类:抗血栓药、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使环加氧酶乙酰化,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 A2(一种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引起血管收缩的前列腺素)的形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作用。此为长期作用, 通常持续血小板的整个 8 天的生命周期。 阿司匹林还抑制血管壁内皮细胞内的前列环素(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形成。此为暂时性作用。 一旦阿司匹林从血液中清除,有核的内皮细胞恢复前列环素的生成。 因此,每日进行低剂量(每天剂量 < 300 mg)给药,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内的血栓素 A2,但不明显降低前列环素的形成。 阿司匹林还属于酸性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特性。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基于不可逆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中所需的环加氧酶。 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体温升高以及急慢性炎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时,使用较高口服剂量的阿司匹林。 实验数据表明,布洛芬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时,布洛芬可能会抑制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他片剂由于快速释放,所以还是饭后吃!

阿司匹林片剂
阿司匹林普通片剂、肠溶片、分散片、普通胶囊、散剂的具体用法用量如下:普通片剂、肠溶片和普通胶囊均用水送服;分散片可用水送服或溶解于水中后服用;散剂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解热、镇痛:一次 0.3 g~0.6 g,一日 3 次。必要时可每 4 小时一次。或者,一次 0.1 g。抗炎、抗风湿:一日 3~6 g,分 4 次口服。或者,3~4 g/d, 分 4 次服用。建议手术前开始,一次 100 mg~300 mg,一日 1 次。胆道蛔虫病:一次 1 g,一日 2~3 次,连用 2~3 日;阵发性绞痛停止 24 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所以这个低级错误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