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大三甲犯低级错误?!患者手术成功却在复苏室脑死亡,缺氧30分钟无人管...

发布于 04-18 · 浏览 23.1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iconDRG_Algiatrist 推荐
icon回火 已点赞

3月10日,汕头22岁的卢晓丹(化名)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接受输卵管堵塞微创手术后,被推入复苏室等待全麻苏醒,却因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死亡。家属向媒体记者爆料称,复苏室医护人员未发现喉罩阻塞氧气供应,患者血氧骤降时,报警仪器报警医护人员未及时处理,才造成的这次事故。

4月16日,院方称事件原因仍在调查。目前,家属已向相关卫生健康局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要求医院追责并公开道歉。

昨天手术时候还和麻醉医生聊起这事。我们那台的麻醉医生说,如果病人家属和提供的麻醉单数据真实,那麻醉恢复室的责任很大。

这是当时手术的麻醉记录单

img


从时间线上来看

13:45麻醉开始

14:25麻醉结束

约14:45左右麻醉单记录了一次血氧下降 50%

15:15血氧饱和度数据缺失

15:17麻醉记录单记录了一次肾上腺素给药,因为肾上腺素基本只在心跳骤停抢救后给药,所以估计15:17左右病人出现心跳骤停。

麻醉记录单也清晰记录:缺氧时间估计30分钟,时间线也对的上。估计14:45-15:17左右这段时间缺氧,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后续的抢救就不用多分析了。看后续病程记录病人已脑死亡,这种情况下死亡已不可避免。

关键是为什么14:45-15:17会缺氧?

该病人的全麻手术是一个短平快的小手术,总手术时长不足1小时。这种情况下,病人使用了喉罩麻醉。

喉罩和气管插管都是全麻通气的常用方法。区别在于,气管插管的管道直接深入气管内部。而喉罩只是罩在气道的开口。

我国的喉罩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

作为声门上通气装置,喉罩相比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置入方便、对气道刺激轻微、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并且患者舒适度较高等优势。但同时有文献报道应用喉罩通气时可能存在对位不良、通气不足、反流误吸、术后咽痛以及毗邻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或不良事件。

img


根据新闻报道,有可能是在该使用过程中喉罩对位通气不良,造成病人缺氧。也有人说是由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对抗呼吸机造成缺氧。

不论是哪个原因,都不应该出现缺氧30分钟的情况。

患者在复苏室是持续心电监测的,血氧饱和度数据差不多1秒钟就更新一个数据。血氧低于95或者90时候机器还会报警。

除了血氧检测,恢复室的呼吸机还有各种气道参数的监测,如果无法通气,数据上也能显示出来。

不知道恢复室那么多医生护士,是如何忽略掉那么多的参数报警,让病人缺氧达到30分钟直到憋成心跳骤停的。

等一个最终结论。

最后编辑于 04-18 · 浏览 23.1 万

481 143 13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8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