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志行为和动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患者的意志行为和动作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意志行为障碍
1. 意志减退:
• 患者表现出缺乏动力和决心去完成目标或任务,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变得懒散、孤僻,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例如,患者可能长时间不梳头、不洗澡,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求降低,甚至无故旷工和旷课。
2. 意志增强:
• 在妄想或幻觉的影响下,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意志增强,如自认为受到迫害而反复上访及上告,或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吃肥皂、昆虫等,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3. 意向倒错:
• 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与常理不符的行为,如进食通常无法食用的东西,或在不适当的情境下做出与情境不相符的行为。
动作行为障碍
1.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 患者的行为动作单调杂乱,无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有时显得愚蠢幼稚,难以理解,与外界环境不协调。
• 例如,患者可能无目的地在室内徘徊,不停地原地踏步,或突然起床砸物、伤人。
2.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抑制:
• 患者可能出现木僵或亚木僵状态,言语动作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不言不动不进食。
• 例如,患者可能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即使外界有刺激也难以改变其状态。
3. 行为的内向性:
• 患者完全沉湎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沉浸于自己的意欲、妄想及幻觉中,而对周围现实置之不理。
• 例如,患者可能长时间独处,自言自语,或无故傻笑、扮鬼脸等。
行为怪异
• 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如无故傻笑、扮鬼脸、自言自语等,其行为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让人难以理解。
情感与行为的不协调
• 患者的情感反应与所处的情境不相符,如在悲伤的场合中大笑,或者在欢乐的氛围中哭泣。
认知行为训练与治疗
• 认知行为训练技术模式能够以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 认知-行为-情感综合治疗模式能够在三个阶段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健康的情绪及行为模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志行为和动作障碍是其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通过认知行为训练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编辑于 01-27 · 浏览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