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中,有多少属于“继发性”?
3%的人在一生中会罹患精神病性障碍(psychotic disorder)。大多数情况下,精神病性障碍是原发性(“非器质性”)的,如精神分裂症
。然而,另一些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继发于其他原因,如躯体疾病或外源性物质,其治疗原则也不同于原发性精神障碍。那么问题来了:继发性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有多大?
研究简介
一项1月15日发表于World Psychiatry(IF 60.5, Q1)的Letter中,牛津大学Graham Blackman等回顾了Medline、PsycINFO、Global Health截至2022年8月收录的相关研究及其参考文献,对继发性精神病占全部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比例进行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继发性精神病的定义为“可能”或“明确”由非精神科疾病或外源性因素(如,毒品和处方药)诱发的精神病性障碍。
基于33项独立研究、共26,534名患者的数据,在排除统计学异常值后,11%(95%CI 7-16) 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存在继发性病因,研究间异质性显著 (I2=98%)。这一比例意味着,平均检测10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即可发现1例继发性精神病。
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见的是毒素/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包括大麻、酒精、可卡因、致幻剂、镇静催眠药等。躯体疾病所致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见的病因是脓毒症
/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明确的病因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
、遗传性疾病、占位性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相比于精神科患者(7%),综合医院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存在继发性病因的比例更高(38%)。就地区而言,非洲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存在继发性病因的可能性最高。研究发表年份、样本量、研究平均年龄均与继发性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无关。
仅分析纳入首发精神病患者的研究时,继发性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略有升高(14%);仅分析样本平均年龄<35岁的研究时,这一比例为23%(95%CI 10-39; n=13)。
结论
本项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继发性精神病的归因有一定难度,如创伤性脑损伤和精神活性物质既是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病因,也是原发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研究没有采用标准化的评估手段,可能导致继发性病因的漏诊,而另一些研究中的特定继发性病因比例可能畸高,造成确认偏倚。此外,继发性精神病的一些病因直到近年来才得到明确,如著名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进而在早期研究中可能被遗漏。
总体而言,继发性精神病患者的比例并不低。临床应注意排除精神病性障碍的继发性病因,尤其是首发患者;在综合医院工作的医生应尤其关注继发性精神病的可能。针对常见继发性病因的检查(如,尿液筛查违禁物质及常规血检)可能有一定帮助。
尚无公认的危险信号表明哪些人更容易罹患继发性精神病。然而既往研究显示,某些现象学表现,如幻视,更可能与继发性精神病有关。有必要开展使用标准化调查和精神病学评估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以确定与继发性精神病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文献索引:Blackman G, Byrne R, Gill N, et al. How common is secondary psychosis? Estimates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Psychiatry. 2025 Feb;24(1):145-146. doi: 10.1002/wps.21292. PMID: 39810668.
最后编辑于 01-23 · 浏览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