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你知道吗,有一种咳嗽叫心因性咳嗽

心情驿站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4-10-15 · IP 湖北湖北
4178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等 3 项荣誉

心因性咳嗽是一种由心理或情绪因素引起的咳嗽,通常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这种咳嗽可能在没有明显的生理疾病证据的情况下发生,且常常与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关。例如,患者可能在经历压力、焦虑或其他情绪困扰后出现咳嗽症状。

一、心因性咳嗽的确切定义和诊断标准

在医学文献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干咳,通常在夜间或压力大的情况下加重。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

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心因性咳嗽之前,医生需要排除所有可能引起咳嗽的其他医学条件,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心理评估:进行心理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这可能包括使用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问卷和访谈。

治疗反应:心因性咳嗽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或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如果患者对这些治疗方法有积极的反应,这可能支持心因性咳嗽的诊断。

诊断标准: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诊断标准,但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医学条件的可能性以及心理评估的结果。

二、心因性咳嗽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它们的效果如何被评估?

心因性咳嗽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系统心理干预、生物反馈、神经语言程序化(NLP)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的效果评估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肺功能的改善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等方面进行。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研究显示,这种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哮喘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

系统心理干预:系统心理干预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心境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生物反馈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生物反馈机器来增强放松训练的效果,已被证明对儿童哮喘患者有效。

神经语言程序化(NLP)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非特异性脱敏使用神经语言程序化的方法,可以快速纠正心理机制的症状。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治疗哮喘儿童中的应用表明,心理治疗可以改善哮喘儿童的情绪障碍,减少药物消耗和住院次数。此外,心理治疗还能缓解情绪障碍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

心因性咳嗽的心理治疗方法多样,其效果评估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肺功能的改善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等方面进行。

三、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的具体方法和效果评价是什么?

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的方法主要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具体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

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常用的药物包括生脉散、温胆汤等。例如,生脉散合温胆汤加减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血淤阻、肺气郁而上逆所致的心咳,方中常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药材。另外,牛晓霞主任医师提出使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和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加减治疗心咳。王檀教授则采用“清心止咳汤”为基础方进行化裁治疗,主要针对“脾肾虚冷, 心胃火逆”的病机。

针灸和推拿: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有报道使用针药并治的方法治疗心咳,疗效明显。

效果评价: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的效果评价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一项研究显示,使用中医治疗的患者在咳嗽和气喘症状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另一项研究中,抗咳喘丸配合中药组静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

中医治疗心因性咳嗽的方法多样,效果评价显示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心因性咳嗽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反应以及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相互作用。首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心因性咳嗽可能与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有关,这些情绪状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呼吸系统,导致咳嗽的发生。

在中医理论中,心因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则更加复杂,涉及到心、肺、肝、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心肺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例如,心火过亢可能导致肺失清肃,出现上气咳逆;心病传于肺所引起的心咳,表现为咳嗽伴有心痛等症状。此外,肝郁脾虚,肺气上逆导致气机不畅,肃降失常也是心因性咳嗽的一个重要病机特点。

四、心因性咳嗽与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之间的具体神经内分泌机制是什么?

心因性咳嗽与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之间的具体神经内分泌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的激活、以及免疫系统的改变。

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可以通过激活HPA轴来影响心因性咳嗽的发生。HPA轴的激活会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咳嗽的发生。此外,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咳嗽。

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这些情绪状态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的改变,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频率的降低,以及促炎物质和免疫活化物的变化。这些免疫系统的改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气道的炎症反应,从而与心因性咳嗽的发生有关。

此外,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还可能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来影响咳嗽的发生。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不仅在HPA轴和SNS中发挥作用,还参与调节情绪和认知过程。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咳嗽的感知和表达。

五、中医理论中心因性咳嗽的脏腑相互作用和功能失调是如何解释的?

中医理论中心因性咳嗽的脏腑相互作用和功能失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脏腑间的相互影响:中医认为,咳嗽不仅仅是由肺脏的问题引起的,而是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咳论》详细论述了咳嗽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并提出了五脏六腑间咳嗽的传变规律。这表明,咳嗽的发生是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感染后咳嗽主要病位在肺,与肝、脾关系密切,久病可病及心、肾。这种关系可能与脏腑间的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及脏腑间的病理生理相互影响有关。这说明了咳嗽的发生不仅仅是单一脏腑的问题,而是多个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升降相因理论:升降相因是指升降运动在人体内各脏腑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脏腑功能的核心是升降运动。咳嗽总由肺气上逆所致,但肝、肾、脾胃、心的升降运动异常也会导致咳嗽的发生。这表明,咳嗽的发生与多个脏腑的升降运动失调有关。

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时应以脏腑为中心,围绕脏腑同治,标本兼顾的治则。这说明了咳嗽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脏腑的功能状态。

气机升降失常:频发咳嗽的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升肺降,金水相生,肺肾同源。这表明,咳嗽的发生与气机升降失常、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理论中心因性咳嗽的脏腑相互作用和功能失调是通过脏腑间的相互影响、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升降相因理论、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气机升降失常等多个方面来解释的。

 

参考文献

1.潘嘉宇,赖克方,左小萍.病例报道:成人心因性咳嗽3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2. 栾云柱.老年心源性咳喘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6例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4. 

3. 熊鑫,刘领,薛兵.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早期不典型心力衰竭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4. B. Lask.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of asthma.”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1991). 

5. M. Weder, R. Kraemer. “251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TIC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EMOTIONAL DISORDERS.” Pediatric Research(1994). 

6. Xiao Xiao-hui. “The Effect of Mental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2008). 

7. 王来,姜海碧.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哮喘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 

8. 孙志萍,周亚菲,解思毓等.系统心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9. О. Ю. Бабкина, Г. Б. Федосеев等.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психотерапии в комплексном лечении больных бронхиальной астмой.” (2012). 

10. 孙慧君.中药治疗心咳16例体会[J].山东医药,1995. 

11. 杨永辉,王婷.牛晓霞主任医师治疗心咳经验撷菁[J].光明中医,2024. 

12. 雷玉慧,崔忠志,原质等.抗咳喘丸配合中药组静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86例[J].中医药学刊,2004. 

13. 张振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思路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 

14. 高延杰,陈晓明.针药并治心咳验案1则[J].河北中医,2012. 

15. 梁华振.王檀教授从“脾肾虚冷,心胃火逆”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3. 

16. 刘燕荣.咳嗽可能是心脏病的信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 

17. 陈建平.五脏咳嗽的病因证治[J].山西中医,1991. 

18. 刘燕荣.咳嗽也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J].江苏卫生保健,2017. 

19. 杨永辉,王婷.牛晓霞主任医师治疗心咳经验撷菁[J].光明中医,2024. 

20. 王志坦.何谓心咳?怎样治疗?[J].中医杂志,1995. 

21. Laura Basso, B. Boecking et al. “Negative Associations of Stress and Anxiety Levels With Cytotoxic and Regulatory Natural Killer Cell Frequency in Chronic Tinnitu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2. 郑铮,顾思梦,王福顺.心理压力导致抑郁症的神经体液机制.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23. Simeng Gu, Wei Wang et al. “Neuromodulator and Emotion Biomarker for Stress Induced Mental Disorder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plantation and Plasticity 

24. 郭庆军,刘文慧,许忆峰等.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的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 

25. M. Esler, E. Lambert et al. “Psychogen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Underlying Autonomic Nervous Mechanism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6. 尹发明,刘立安.依据《素问·咳论》浅谈脏腑咳嗽[J].江苏中医药,2014. 

27. 王晶波,陈名元.基于脏腑辨证论治感染后咳嗽[J].中国中医急症,2016. 

28. 河南省中医院.内伤咳嗽辨治八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29. 曹宪姣,张伟.从“升降相因”角度探讨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30. 张雁,周庆伟.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论治顽固性频发咳嗽[J].环球中医药,2021. 

咳嗽 (1092)
抑郁症 (81)
焦虑障碍 (65)
支气管哮喘 (95)
咳嗽变异型哮喘 (14)
6 13 2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