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更需重视患者健康管理
读后感:
这篇文章好,好在外科大专家,不仅想到3 个亚专业的精进,更想到如何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为患者提供终身随访、用药指导等服务;让患者先当学员,再当”老师“,带教新入院的病人学会自我管理。
这精神和思维,怎能不让人敬佩。也让药学人员有所借鉴。
2024-09-06,15:20 收录,辛老师
学科行与思
心血管外科更需重视患者健康管理
健康报,2024年8月28日,(8)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赵璧君
我从事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工作已有34年。2022年7月,我正式加盟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计划大力发展心外科的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大血管外科三个亚专业,打造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打造学科特色,做好心外科患者的健康管理是我当前的工作重点。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于做了多少手术,我做的手术有多难、有多好。可当手术做了几千例、上万例,手术效果也很好的时候,我就会想:患者此时情况不错,可后来活得怎么样呢?
我发现,很多患者术后健康管理意识比较差,远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并不好。比如,冠心病患者放支架、做搭桥只是解决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问题,并没有解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所以术后仍然需要服药,尽量让再狭窄不出现,或者出现得晚一些。如果患者没有服药的相关知识,自我管理会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再如,主夹层动脉瘤患者放了支架,或者换了一部分血管,但剩余的主动脉不健康,仍需要终身控制血压、心率,复查主动脉的健康情况。因此,心血管外科患者在术后非常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把术后患者健康管理这个事做起来,这样能让他们活得更久,也更有质量。带着这个信念,我建立了医患微信群,把术后患者及家属拉进群,灌输正确的健康理念: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手术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维护的起点;健康是需要自己终身维护的。同时,我及时地在群里回答问题,指导患者用药。事实上,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比如,我在微信群里回答问题,发现患者的失访率很高。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如果不擅长使用手机,有时候就不易指导。
眼下,我正在医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推进患者的术后管理工作,着力将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医院层面进行推广。我认为,中心不仅要在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大血管外科这三个亚专业的诊疗技术方面精进,而且要为患者提供终身随访、用药指导等服务。目前,中心医护团队都会教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当患者术后刚能下地的时候,我们就教他们怎么服药,直到他们能给其他新入院患者讲明白每种药的功效、使用方法;每天会自己量血压、测心率,真正学会维护各项指标稳定,“学成毕业”,才可以出院。
我将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上海有特色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陈霞琼 肖鑫整理)
文章虽短,内涵很足,
健康报,2024-08-28(8)报道:
心血管外科更需重视患者健康管理。
放支架,只解决一时燃眉之急,不能解决久远!
2024-09-06;15:35 二次收录,辛老师

最后编辑于 2024-09-06 · 浏览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