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遥测诊断|智能手表心电图联合心电遥测诊断心悸和晕厥先兆


阵发性心悸在每300人中约影响1人,要将症状和心律失常联系起来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晕厥先兆,以头晕目眩和不适等症状为特征,由于发作时难以捕获心电图,因此诊断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最初的诊断工具,如12导联心电图和传统的动态监测,通常无法提供确凿的诊断。智能手表能够自动记录心电图,是一种增强诊断能力的新方法。虽然这些智能手表心电图不如12导联心电图全面,特别是在检测心房激动方面,但它们能随时随地提供需要的心电图记录,这对间歇性症状患者很有价值。智能手表心电图的持续可穿戴性和快速激活使有望成为记录阵发性心悸或晕厥先兆患者心脏事件的工具。然而,智能手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可行性、追踪的可解释性以及管理传输数据的后勤问题。研究者的心电遥测中心,管理大约10000个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或心衰的患者,最近为有阵发性症状的患者整合了智能手表心电图服务。该研究旨在评估心电遥测中心悸或晕厥先兆患者使用智能手表心电图的可行性和诊断率。
经过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初步评估,研究者纳入了转诊至中心的未确诊心悸或晕厥先兆的患者。每位患者都接受了远程监护护士的标准化指导,并在医院使用移动式-心电图智能手表(Withings,Issy-les-Moulineaux,France)记录了基线30s心电图。患者需要完成:1)每周记录常规心电图,2)在症状发作间期记录心电图。他们通过电子邮件向我们的远程监控中心发送了他们记录的PDF版本,由两名专业护士对这些记录进行分类。如果需要,心电图由心脏病专家(PB,MS)进行检查以确认。在这项研究中,所有心电图均由一位高级心脏病专家(PB)进行回顾性检查,专家评估了追踪质量(可解释或不可解释)并诊断出心脏节律(例如,正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智能手表的自动分析(窦性心律、房颤、不确定或越界)也有记录。该研究得到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了所有参与者的书面同意。
从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共纳入32名患者(24心悸、8晕厥先兆)。该队列的平均年龄为40±14岁,67%为女性。32名患者中有2名心电图是不正常的,1名是Brugada模式,另1名是QT间期延长。有1名患者拒绝记录和传输心电图。剩余31名患者均完成了很好的记录和传输。一名患者出现了非常短暂的心悸发作,所以没有同时记录到症状。平均17±14周的随访中,记录了640次追踪:486次常规心电图(76%)和154次症状触发的心电图(24%)。几乎所有的追踪(99.5%)都具有令人满意的质量;仅有3份是无法解释的。18名患者(58%)在症状发作期间记录了心电图,平均每位患者6±9份心电图。诊断包括房颤(6)、窦性心动过速(6)、正常心电图(2)、室性早搏(1)、窦性心动过缓(1)和窄QRS波心动过速(1)。该患者接受了电生理检查,并在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后接受了慢径路消融。有趣地是,这些诊断均不是基于每周常规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中两名患者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一名患者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但这些发现与其症状无关。在594例窦性节律追踪中,444例(75%)被正确识别,19例(3%)被错分为房颤,130例未分类。在44例房颤追踪中,35(80%)被正确识别,2(5%)被错分,7(16%)未分类。当未分类心电图被认为是假结果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5%;排除掉未分类心电图后,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
症状发作时记录心电图是关键的,但通常是具有挑战性的。智能手表心电图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传统方法替代方案。尽管研究样本量小、缺乏罕见心律失常,但研究者证实了智能手表心电图在诊断阵发性心悸和晕厥先兆方面的可行性和潜力。
智能手表心电图联合心电遥测,提供了一种有望诊断心悸和晕厥先兆的方法,通过及时和可访问的心脏检测加强患者管理。

图.该项研究结果总览表示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率为0,然而症状发作期心电图的诊断率为18/31。
文献来源:
[1]Strik M,Ploux S,Fontagne L,Tixier R,Abu Alrub S,van der Zande J,Velraeds A,Haïssaguerre M,Bordachar P.Combining electrocardiogram smartwatches and remote monitoring to diagnose palpitations and pre-syncope.Heart Rhythm.2024 Jun 17:S1547-5271(24)02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