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川崎病诊断标准有何新变化?4 张表帮你总结好了

药师 · 发布于 2024-07-01 · IP 河南河南
8863 浏览
推荐、丁当奖励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3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诊断

川崎病(KD)[1]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 5 岁以内儿童,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密切相关。完全性 KD(CKD)的定义[1-12]:发热,并具有下列 5 项中(见下图)至少 4 项主要临床特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图1 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作者参考文献[1]自制)

诊断标准变化?新旧版有何区别?

2020 年日本循环学会科学委员会《川崎病诊断指南修订(第 6 版)》修改了以前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不再强调发热 5 天以上;卡疤处发红是皮疹的特殊表现(即使无全身其他皮疹),也可作为主要临床特征[2-3]。

img

图2 卡疤红斑-来自文献[4]

多形性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周围红肿。因此,应重视卡疤红斑对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表1 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年)[11]

img

2不完全性川崎病

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IKD)的诊断标准详见下表所示,其临床症状是不断呈现出来的,但是大多数患儿都在发热 5 d 后确诊,因此,部分患儿早期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进展,提高诊治水平。

表2 不完全性川崎病诊断标准

img

3用药

01免疫球蛋白(IVIG)的使用

表3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循证指南(2023)[5]

img

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指南[5-6]推荐单次 2 g/kg IVIG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ASA)作为 KD 初始治疗标准。

然而,IVIG 可能发生血栓风险,2013 年 FDA 对其增加黑框警示,建议在 IVIG 时应监测血栓形成的情况,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儿,应予最小剂量的 IVIG 单次中等剂量 IVIG (1 g/kg)对80%的KD患者是有效的。临床IVIG 1 g/(kg·d)连续 2 d 的用法,其治疗效果与 IVIG(2 g/kg)单次静脉输注相同,但容易发生 IVIG 抵抗(非 RCT)[6]。

02 阿司匹林的使用

小剂量 ASA [7]可抗血小板聚集,而大剂量 ASA 通过抑制 COX 通路发挥抗炎活性,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消化道出血、贫血和 Reye 综合征等),故 ASA 在 KD 治疗的用药时机、剂量值得关注。

表4 ASA来自说明书、不同指南或国家推荐有所不同[5,7-9]

img

(温馨提醒,关于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可查看往期文章进行回顾: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一定要知道的几个细节!

03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GC)

不推荐单用甲泼尼龙或泼尼松作为 KD 的常规一线治疗(高质量证据,强推荐)[11]。

KD 患者 GC 治疗的种类和方法为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序贯治疗[10],其中激素冲击:甲泼尼龙 3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 3 天。

预警评分为 IVIG 无反应型 KD 或炎性指标持续升高的合并冠状动脉瘤(CAA)或外周血管瘤患儿的一线治疗推荐意见[10]:泼尼松 1~2 mg/(kg·d),晨顿服,总剂量 <60 mg/d 或甲泼尼龙 1~2 mg/(kg·d),静脉滴注,每日 1~2 次,待体温和 CRP 正常后开始减量,在 15 d 内逐步减停 1~2 mg/kg/d,5 d;0.5~1 mg/kg/d,5 d; 0.25~0.5 mg/kg/d,5 d(高质量证据,强推荐)。

不完全性川崎病≠轻症,相反,有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 CAL 等心血管并发症[7,10]。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应加强对冠脉情况的监测,必要时及时完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4小结

  1. 川崎病的临床症状是不断呈现出来的,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进展,不断评估诊疗。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更应重视卡疤红斑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2. 使用 IVIG 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 5~10 天,在 7 天内最好。
  3. 川崎病常规治疗中,不首先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果评估有 IVIG 抵抗,或对于提前预测为高风险人群,推荐 IVIG 与 GC 联合治疗。


img

图3 疑似 IKD 的评估流程[11]

参考文献

[1] McCrindle BW, Rowley AH, Newburger JW,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7 Apr 25; 135 (17):e927-e999.

[2] Kobayashi T, Ayusawa M, Suzuki H, 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 (6th revised edition). Pediatr Int, 2020;62(10): 1135-1138.

[3] Fukazawa R, Kobayashi J, Ayusawa M, et al. JCS/JSCS 2020 guidelin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in Kawasaki disease. Circ J, 2020; 84: 1348-1407.

[4] Ng NBH, Ramachandran R. Oedema over an inoculation site. BMJ. 2020 Jan 16;368:l6823.

[5] 雷文娟, 周奇, 高琲, 等.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循证指南(2023)[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0(01): 52-60+81. 

[6] 杜忠东,冯迎军,焦富勇.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09):867-876.

[7] Marchesi A,et al.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Pediatrics about the general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tal J Pediatr. 2021,47(1):16.

[8]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9] 杜忠东,谢利剑,刘世平,等.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06):597-603.

[10] 杜忠东,张维华,杨晓东,等.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03):225-231.

[11] 黄玉娟,李夙凌,田园,等.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年)[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12):1198-1210.

川崎病 (88)
红斑 (145)
3 79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