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防


百日咳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整个2023年,全国百日咳总共报告了38205例,而今年仅仅一二月份,就已经报告了32380例,接近去年的总和。三月份的数据暂时还没出,但完全可以大胆预测:今年一季度的百日咳病例数,肯定会超过去年一整年的总数。
这个数据趋势是相当触目惊心的,跟去年的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颇有相似之处,由不得我们掉以轻心。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咳嗽时面红耳赤,有时伴有呕吐。
在我国,百日咳属于乙类传染病,跟新冠、肺结核、登革热等属于同一类。
2.哪些情况要注意百日咳?
当孩子咳嗽呈以下表现、同时又找不到其他明确原因时,就要特别警惕百日咳:
(1)剧烈咳嗽:阵发性、剧烈的痉挛样咳嗽,甚至咳吐,婴幼儿在咳嗽末可出现“鸡鸣”样吸气声——这是百日咳的典型表现。
(2)夜间加重:咳嗽尤其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3)面色变化:咳嗽剧烈时,孩子可能出现满脸通红,甚至口唇发黑发紫(发绀)。
(4)迁延不愈:病程≥2周,甚至更久。
受个体差异、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等影响因素,典型的咳嗽症状并不多见。
3.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百日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且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长时间共用呼吸空间传播。
百日咳的传染性,可通过R0值,也叫基本传染数,或者基本再生数来衡量。流感的R0值为2-3,百日咳的R0值为5.5,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控制难度越大。
因此,百日咳这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每年的冬季传播流行较为普遍。
4.易感人群有哪些?
百日咳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全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多发。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逐渐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近年来大年龄儿童、青少年、成人发病情况也较多。
5.病程分为几期?
(1)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多为7~14天。
(2)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3)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
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4)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6.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已经出现上述典型表现,同时也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可以解释,那已经要考虑临床诊断,尤其是有明确接触史的话。
当然,如果只是怀疑,要做检查的话,那么一般是首选查鼻咽拭子百日咳核酸。
另外,如果检查血常规,那么很可能会发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侧面提示。但注意,这不足以作为直接诊断或排除的标准。
7.哪些药物可治疗?
一般可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相对来说,阿奇霉素使用更简单、疗程短,所以往往被作为首选。但要注意,不同年龄的孩子,阿奇霉素的用量有所不同:
1-5月龄:每次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5天;
≥6月龄:第1天10mg/kg体重(最大量500mg),第2-5天5mg/kg体重(最大量250mg),均为每天1次;
成人:第1天500mg,第2-5天250mg,均为每天1次。
不过,和肺炎支原体一样,近年来百日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也愈加多见。而如果耐药,那么可以考虑改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即: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啶TMP,蚕豆病慎用),用量如下:
≥2月龄:每次用TMP 4mg/kg(最大量160mg)+SMX 20mg/kg(最大量800mg)、每天2次,疗程14天;
成人:每次用TMP 160mg+SMX 800mg、每天2次,疗程14天。
这个药基本每片都是400mg SMX+80mg TMP,所以一般用量直接按SMX计算就行。
8.什么时候用药效果最好?
在百日咳病程早期(症状出现7天内)用药效果最好,可以有效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减少传染给别人的机会。一般来说,一岁以上孩子病程3周内、一岁以下婴儿病程6周内,用药效果相对都有保障。
越早越好,但并不是超过以上病程就绝对不需要用药了,具体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评估,比如病情严重程度、有无接触高风险人群等。
9.百日咳有传染性吗?
百日咳属于乙类传染病,所以肯定是有传染性的。但传染性并不是持续存在的,一般来说,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咳嗽3周内,或正确治疗后5天内。
10.如何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重要的措施,全程接种后,可在孩子体内产生较好的抗体保护。
免疫程序:出生后在3、4、5月龄和18月龄时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
但要注意:疫苗虽然确实有效,但保护效果并不是百分百的。所以,打过疫苗的孩子如果出现上述典型表现,也同样是要注意百日咳的可能。
另外,如果家里有人得了百日咳,那么所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人,都建议使用药物预防治疗,尤其是高风险者。而且,最好是在百日咳病人咳嗽发作的3周内,因为等接触超过3周后再用药,就不一定能预防得了。
注:高风险者是指:<1岁婴儿,尤其是<4月龄的小婴儿;孕妇;免疫缺陷者;有基础病者(如慢性肺疾病);接触婴儿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很重要,居家、工作场所等经常开窗通风,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感染百日咳并且确诊后,应严格按照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佩戴口罩直至咳嗽消失,密切接触人员还要做好医学观察。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也有助于减少百日咳的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可以减少罹患疾病的风险。呼吁每一位家长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接种疫苗,早接种、早保护!
最后编辑于 2024-04-01 · 浏览 1.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