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咳嗽 3 年后,医生从他的肺里揪出了一团狗尾巴草…
反复肺炎 3 年,病灶都在同一处?
近 3 年来,呼吸道感染、咳嗽一直伴随着小文的成长。
年仅 4 岁的小文因肺炎反复发作、住院了 8 次。每次就诊,医生都无法探查到病因,在「右肺肺炎」的诊断下,小文进行了多次抗感染和雾化治疗,但咳嗽依旧时不时出现。
今年 8 月,小文再度出现咳嗽增多的情况,这让小文一家担忧不已:肺炎还可能再次发生。于是,小文一家跨省就医,走进了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诊室内,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和斌仔细的观察了小文父母带来的外院检查资料,留意到一个细节:小文以往肺炎发作,病灶几乎都是在同一部位,诊断均为「右肺下叶肺炎并实变」。
而此次入院的 CT 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病灶也跟以往惊人的相似。
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陈和斌将小文收住院,建议再做一次支气管镜检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何处。于是,入院后第 3 天,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探查。
术中,王艳丽主任医师发现小文的右肺下叶前基底段基底支开口存在粘稠分泌物,无法暴露支气管远端,于是予以生理盐水 5ml 灌洗。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在这一刻发生:灌洗部位迅速出现出血,并且支气管镜局部压迫不能止血。
鲜血不断涌出,王艳丽医生迅速调整了小文的体位(右侧卧位),清理患侧鼻腔及健侧气道内血液、保证通气,在出血的右肺下叶基底段予以冰盐水及肾上腺素溶液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活动性出血方停止,见右下肺前基底段支气管腔内似有痰栓及血栓形成。
为避免患儿出现大出血,王艳丽医生停止了支气管镜操作:「结合术中看到的痰栓及、血栓,以及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部分支气管黏膜轻度糜烂,灌洗液均为血性浑浊液体。这个孩子有没有可能是真菌性肺炎呢?还是存在血管发育异常?」
于是,治疗团队将肺泡灌洗液送检 tNGS 明确病原,并进一步完善了胸部 CT 增强检查。
几天后,返回的检查结果打破了真菌感染的考虑:术中送检的肺泡灌洗液 tNGS 并未找到真菌,G 实验、GM 试验结果均回报阴性;此外,肺泡灌洗液也未检测出其他可以解释患儿病情的病原菌,CTA 检查也未发现患儿存在血管异常疾病。
小文的诊断陷入迷雾,陈和斌主任团队进行了讨论。
患儿年龄小,反复同一部位出现肺炎,既没有发现气道结构发育异常,也没有找到特殊病原菌感染。并且一个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为何会引发孩子出现气道内大出血?
最后编辑于 2024-11-04 · 浏览 4.5 万 · 84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