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成骨不全解析

发布于 2024-06-26 · 浏览 956 · 来自 Android · IP 辽宁辽宁
iconL陈云旗、胡志勇HZY 已点赞

成骨不全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病、玻璃骨等,为一种具有先天遗传性和家族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其病理改变是胶原纤维合成减少或结构异常,使含有胶原纤维的骨骼、巩膜、内耳、皮肤、韧带、肌腱和筋膜组织等不同程度受累。

属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在组织学上,由于成骨细胞活力减低或缺乏成骨细胞而造成骨质形成障碍,从而导致骨质脆弱而易发生骨折。但骺软骨的生长发育并无严重的紊乱。

img


【病因】:

骨骼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Ⅰ型胶原蛋白(type Ⅰ collagen,COL1)是骨有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占骨有机质的90%以上,对于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至关重要。OI的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代谢异常,其数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引起皮质骨变薄、骨小梁纤细、骨小梁呈现不规则状、网格状或鱼鳞状,从而导致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微结构损害、骨生物力学性能异常,最终引发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目前已报道的OI致病基因有21种,其中Ⅰ型胶原的α1链和α2链编码基因COL1A1或COL1A2突变是导致OI的最主要原因,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img


一般将成骨不全分为先天性和晚发性两型:

先天性成骨不全又称Vrolik氏病,多数为粗骨型;

晚发性成骨不全又称Lobstein病,一般为细骨型。

img


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骨折、蓝色巩膜和听力障碍三大特征,其中后两者一般不容易被发现,而前者则往往成为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反复多次骨折的患儿,要高度警惕本病的存在。此时除注意询问是否有听力障碍,观察是否有蓝色巩膜外,要加照包括四肢、头颅、腰椎、胸部和骨盆等部位在内的照片。


本病X线上不同部位有各自表现特点:四肢长管骨主要表现为骨干明显变细,骨皮质变菲薄,骨密度明显减低并伴有多发性骨折,骨折可多处出现但不对称,折端可嵌插缩短,折处可见骨痂生长。

颅骨主要表现为短头畸形,颅板变薄,颅缝增宽,囟门增大,闭合延迟,并可见许多缝间骨。

脊椎表现为椎体密度减低,上下面双凹变形,呈鱼椎骨样,椎间隙较宽,常伴后凸畸形。骨盆呈扁平或不规则形,髋臼内陷。

肋骨变细,皮质变薄,密度减低,常有骨折。

img


img

上图所示:双侧胫腓骨普遍骨质密度减低,胫骨骨向前弯曲,右腓骨骨干明显变细,胫骨和腓骨可见多处陈旧性骨折表现。

img


上图所示:双下肢正位,示双侧股骨、胫腓骨普遍骨质疏松,密度减低,骨皮质菲薄,左股骨上段和右股骨中段均见骨折,左胫骨弯曲畸形。


img

上图所示:头颅侧位,示颅骨颅板变薄,密度降低,其中可见缝间骨。

img


img

A、B:男性,4岁。锁骨、肋骨、下肢长骨明显纤细,干骺端相对增粗,骨质疏松,髓腔变窄,可见多处骨折,部分畸形愈合;C:另一幼儿。腓骨纤细并呈波浪状

img


一、先天性成骨不全

产前检查时,胎儿发育小,触诊摸不到胎头。出生时,胎儿头大而软,前额突出。四肢短粗而弯曲。手足一般不受累。严重者不能存活。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颅骨穹窿骨化不良,颅缝增宽,常有许多缝间骨,以顶枕区最为多见,以后可导致“镶嵌”表现。严重的病例,整个颅骨穹窿都由一块块相距较远的菲薄骨板组成。四肢长骨有多发骨折和广泛的骨痂形成,致使四肢长骨变得短粗而弯曲,故又称此种表现为粗骨型。有的长骨骨皮质很薄,骨轮廓呈波浪形。松质骨密度很低,骨小梁结构不清。椎体呈扁平或楔状变形,骨质密度减低。肋骨和骨盆骨也有骨折和各种畸形。

img

女,2个月。生后即发现患儿四肢短小,巩膜发蓝。X线平片:双侧股骨和肱骨短而粗,有骨折及骨痂形成。双侧尺桡骨及胫腓骨均有骨折及弯曲变形。


二、晚发性成骨不全

大多数儿童在开始走路后出现生长缺陷、四肢畸形和反复自发骨折。患儿的典型表现是身材矮小、腿弯曲、股骨向外侧弓、躯干短、胸骨前突和颅骨顶间径增大。虽然Hoeve三联征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但蓝色巩膜的出现率不到50%,而耳硬化则更少见。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四肢长骨多表现为细骨型。四肢长骨纤细,且弯曲变形。骨质密度极低,皮质菲薄,可见多发骨折。骨痂形成正常。股骨和胫腓骨表现得最明显,上肢骨表现较轻微。胫骨向前弓形成腰刀状。椎体密度减低,变扁,呈双凹变形。个别椎体呈楔状变形是由压缩骨折所致。颅骨前后径加大,穹窿变薄。人字缝附近可见多数缝间骨,呈“镶嵌”表现。1/3的病例可出现颅底凹陷,四肢长骨膜内成骨发生障碍可致骨干变细,骨小梁稀少,呈半透明状,骨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增宽。由于软骨钙化和软骨内成骨正常,使骨端增粗。骨干多处陈旧性或新鲜骨折,有的骨折已经畸形连接,骨干弯曲有些由于骨折处形成的软骨性骨痴,X线片上见假性关节形成。

img

男,7岁。因四肢多次骨折而就诊。双小腿前弓。患儿不能站立,巩膜发蓝。X线平片:胸腰椎椎体骨质密度减低、变扁,有的呈双凹变形。四肢长骨骨干纤细,密度减低,双侧胫腓骨向前弓,右肱骨及左股骨均有骨折


【诊断要点】:

①亦称脆骨病(遗传病),多见于幼儿,发病愈早,病变愈重;②骨质疏松易骨折、蓝色巩膜、牙齿发育不全、听力障碍为其四大特点;③四肢长骨X线表现主要分两型,粗短型(早发)长骨短、粗可呈波浪状,多发骨折、骨痂,细长型(晚发)骨干纤细,可呈C形,干骺端相对增宽。


【鉴别诊断】:

(1)佝偻病:

骨干弯曲不及成骨不全明显,骨密度减低伴干骺端毛刷样变,且无多发骨折。

(2)维生素C缺乏症:

罕见,明显骨质萎缩,干骺端先期钙

化带致密,骨骺呈同心环状。

骨折 (1328)
成骨不全 (6)

最后编辑于 2024-06-26 · 浏览 956

3 10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