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共同决策(SDM)的三大获益、四大步骤、五大问题及一大有力工具,你了解多少?(二)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档为临床医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答疑解惑的栏目。本期,我们将开启医患共同决策(SDM)系列专题,帮助大家梳理临床上对于 SDM 的困惑,增进认知、助力实践。
SDM 指的是医生和患者进行基于治疗方案的利弊,患者的病情、个人意愿以及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的讨论后,达成一致的医疗决策过程[1]。目前 SDM 已成为一种深受国内外医疗领域关注和重视的医疗决策模式。在肾内科,SDM 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其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慢性肾脏病诊治的过程中,要做到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 SDM,有哪些具体策略或步骤?
对于上述临床困惑,本期「打破砂锅问到底」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腹膜透析中心负责人赵慧萍教授进行详尽的答疑解惑,供临床参考,欢迎收听学习!
小小剧透一下:针对治疗开展的 SDM 主要包括 4 个步骤[1]:
- 1. 分享选择。医生告知患者需要选择治疗方案。比如,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从血透、腹透(包括 CAPD 和 APD)等治疗方式中做出选择。
- 2. 解释选项。医护要向患者充分解释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比如说对于同时具备 APD 和 CAPD 治疗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患者来说,两种方式都可以考虑。到底选择 APD 还是 CAPD,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 3. 讨论。医护要听取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看法和意愿,并提供相关的医学支持。患者的需求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 4. 决定。医患双方经过一系列沟通和讨论,权衡利弊后达成诊疗共识,并进一步推进治疗方案的实施。
具体内容请点击下方视频学习了解~


往期回顾:
医患共同决策(SDM)的三大获益、四大步骤、五大问题及一大有力工具,你了解多少?(一)
参考文献
1. 赵慧萍,左力.医患共同决策在腹膜透析领域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血液净化,2021,20(08):505-508.
最后编辑于 2024-06-06 · 浏览 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