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昨日世界痛风日,讲一讲令人忽略的常识

痛风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国人健康的第三大疾病,高达1.2亿,患病率是20年前的十多倍,流行速度之快令人嘬舌。而关于痛风和高尿酸,很多患者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只要一说尿酸高,许多人首先想到喝啤酒吃海鲜,或者吃羊肉串喝啤酒,其实,高尿酸不一定都是吃出来的。
今天,谈一谈尿酸和痛风的哪些事儿。
在饭局上,经常听朋友说:“我得了痛风了,不能喝酒,体检发现尿酸高很多”。这种珍爱自身健康的理念非常值得推崇,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这种对痛风的认识不是非常准确的。当然啦,作为普通的群众,没有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尚可理解。实际上,就是很多医护人员对痛风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让我细细为您道来。
要想知道痛风到底是个神马东东,我们需要先了解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尿酸。参加过体检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抽血做“肾功四项”时候,报告里就有“尿酸”这一项,所以说,尿酸不是在尿里查的,而是在血里面查的。
那么尿酸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尿酸其实是体内的一种代谢废物,是由一种叫“嘌呤”的东西代谢以后产生的垃圾(嘌呤是啥?咱老百姓不用知道,反正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而且不可缺少)。说白了,尿酸就是人体血液里的垃圾,对人体没什么好处,所以要把它排出去,留着它就是没事找事。一般情况下,尿酸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去,少部分通过粪便排掉了。这也就是很多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尿酸很高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尿酸含量不超过420umol/L。当血液中尿酸含量超过420umol/L,但无关节疼痛症状,我们就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而同时伴随有关节肿痛(医学上叫发生了化学性关节炎)的时候,我们才诊断它为“痛风”。痛风即为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人体大、小关节发生了化学性关节炎。
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我们对痛风的定义里并没有说“尿酸增高”,而是说“尿酸代谢异常”,是因为化学性关节炎主要和尿酸的水平迅速变化有关,而不是单纯和尿酸增高有关。例如,某些情况下,发生痛风的时候抽血查尿酸水平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患者本身基础尿酸较低,尿酸浓度急剧增加后仍然没有达到一般人群的高限平均值,比如,原来是200umol/L,就是翻一番也才400umol/L,但是对于患者的机体来讲是个非常巨大的变化,造成关节炎发生。甚至有些专家研究发现,尿酸的急剧下降也会造成关节炎发生。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痛风,下面我们谈一下痛风有哪些类型和表现。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痛风病人病情发展将其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这样四个类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非常典型,起病急骤,半夜因脚痛而惊醒,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局部的损伤如脚扭伤、穿紧鞋多走路及外科手术、饱餐饮酒、过度疲劳、受冷受湿和感染等都可能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一般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期,也就是痛风的间歇期,在这个阶段里,只有尿酸高,没有关节痛,但是如果发生尿酸的异常波动,如突然暴饮暴食,有可能再次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病人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就会在关节周围形成痛风石,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活动受限,关节周围出现痛风结节(或痛风石)。历时较久的痛风病人约1/3有肾脏损害,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尿路结石。
那么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其实,好多老百姓都有点这方面的知识,比如都知道痛风是个富贵病,吃海鲜多就容易得痛风。确实,海鲜里含的嘌呤特别高,吃得多了,当然代谢废物多。其实,哪叫不好彩,这个是好彩才会得,生活过得好嘛!
那也有很多人天天吃海鲜,为什么他们不得这个病呢?这就涉及到很多因素了。我们想一下就明白了,尿酸在血液里存在一个平衡,如果浓度增高了,平衡被打破了,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生成过多了,另外一个是排出减少了。
首先说第一个原因,尿酸生成过多了。人体的尿酸是来源于嘌呤,嘌呤多了尿酸自然多,嘌呤从食物进入人体大概占总量的15%,而人体自身产生的嘌呤占85%,因此常吃海鲜、动物内脏这些高嘌呤食物是可以增加尿酸的生成,实际上,如果自身产生的嘌呤过多,对尿酸的影响更大,这个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很多痛风病人都有家族发病史。
另外一个是排出的问题,影响尿酸排泄有药物的因素、疾病的因素,更多的还是个人的体质问题,得痛风的人尿酸排泄的阈值很高(也就是门槛很高,好多尿酸爬不过去),所以血液里的尿酸只能排出一小部分出去,大部分留在血液里造成了高尿酸。
我们知道了高尿酸不等于痛风,只有发作过急性化学性关节炎的病人才能诊断痛风,因为痛风的帽子不能随便扣,一旦扣上就需要终生治疗,慎重,慎重,再慎重!
光靠饮食不能有效降尿酸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 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 20% 来源于食物摄取。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
不少患者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这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只要科学、规范地用药,发生药物罕见并发症的风险并不比出门遭遇车祸的可能性更高,谁会因为害怕车祸就成天宅在家里呢?
降尿酸,光靠药物还不够
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病友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在饮食上大快朵颐,「大不了再多吃片药呗」,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是很难控制病情的。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不得不增加药物剂量,这也会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痛风发作时冷敷好还是热敷好?
有些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习惯进行局部冷敷,希望通过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渗出,帮助止痛。冷敷虽可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痛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而且局部低温更容易导致尿酸形成结晶在关节沉积,使局部炎症加重。
热敷则会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而会使疼痛升级。因此,痛风急性期冷敷与热敷皆不可取。
最后编辑于 2024-04-21 · 浏览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