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前线真的那么重要吗?之四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岁
主诉:左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1小时。
简要病史:患者玩耍时从约半米高处跌倒致左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我院。
体格检查:左肘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畸形、左肱骨髁上处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左肘关节活动受限,左手五指感觉、活动正常。
辅助检查:X线片:左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经过: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配合锐角托板外固定,指导功能锻炼。


患者玩耍时跌倒致左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我院。


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配合锐角托板固定,拍片复查示正位远折端向桡侧稍移位,侧位对位二分之一。

肱骨前线明显位于肱骨小头前方,按理论来说这样的对位会影响关节功能,是不可以接受的。真是这样吗?我们继续来看。


伤后半个月拍片复查示断端见明显骨痂生长。感觉鲍曼角偏大,在每次换药时除了被动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同时再进行肘关节外翻手法来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伤后近一个月拍片复查示断端骨痂明显增加。


伤后两个月随访拍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肘前方有骨突形成,鲍曼角较前好转。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家属继续进行肘关节外翻按摩,同时嘱患者注意保持前臂旋后位,尽量避免前臂旋前位,因为前臂旋前位由于前臂的重力作用可以牵拉髁部外侧骨骺生长更快,容易诱发肘内翻畸形的形成。


伤后三个月随访拍片复查。


患肢外观无明显畸形,肘关节伸直功能正常,屈曲功能受限。


伤后四年余随访拍双侧对比片复查示骨折塑形良好,前方骨突消失。



患肢功能、外观无异常。


伤后八年余患者因其他小外伤就诊时外观及功能情况。患者拒绝拍片复查。
讨论:肱骨前线一直以来被临床小儿骨科医生用来判断是否肱骨髁上骨折及评判闭合穿针治疗后疗效,但其实它只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遗留断端成角的情况,简单来说肱骨前线就是说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侧位不能成角,但是如果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断端没有明显成角,只是单纯前后移位,那么这种情况肱骨前线来评价就不适合了。
我们之前展示了多例肱骨前线异常最后预后良好的病例(肱骨前线有那么重要吗?——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保守治疗、肱骨前线真的那么重要吗?之二、肱骨前线有那么重要吗?之三——肱骨髁上骨折完全错位完整塑形过程),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只是个案,所以今天继续展示这个病例来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个案,如果遇到类似的病例可以知道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编辑于 2024-02-27 · 浏览 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