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生临床日记】冰火两重天,当血小板危急值遇上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诊疗?


基本信息:老年,女性,已婚,汉族。
主诉:心慌、胸闷、喘憋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呈阵发性,伴喘憋,夜间不能平卧,偶咳嗽,咳白粘痰,无痰中带血及咯血,伴恶心,未呕吐,伴头晕,家属否认发热、寒战,否认头痛、头晕、黑朦及晕厥,不伴有腹胀、腹泻,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天,症状持续未见缓解。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家属将其送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饮食较差,睡眠较差,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体重变化不详。
既往史:患“高压病”10年余,最高达160-170/80-90mmHg,具体诊疗不详;患“糖尿病”10年余,具体诊疗不详。否认心脏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否认精神病史。9年前因“肠梗阻”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及小肠造瘘,具体情况诊疗。
婚育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心电图
急诊科请会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1-V6导联呈QS型及ST段轻度抬高,T波改变,室性早搏。考虑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可能,但既往否认心脏病史。难道是3天前发病,然后形成了如此心电图改变?紧接着心梗三项回报!

心梗三项+第二聚体
心梗三项都高,提示近期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但更扎眼的是第二聚体18.537,为什么这么高?提示近期血栓形成过程,冠脉血栓体量一般比较小,很少第二聚体会高,即使高也不会这么高啊!难道另有蹊跷?急性肺栓塞导致的心脏改变?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支持左室壁中远段运动普遍减弱及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大跌眼镜的是没有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和三尖瓣反流等右心受累的证据,肺栓塞不太像啊!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提示血氧尚可,但已经代谢性酸中毒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胸部CT
胸部CT虽然提示双肺炎症,但并非“大白肺”的那种,估计在呼吸科医生眼里这肺炎那可能是“毛毛雨”啦!此时实验室危急值回报:血小板危急值2,我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血小板为啥这么低?这么低的血小板怎么会急性心肌梗死?

血常规
复测血小板后为3,懵了,脑瓜子嗡嗡的!一边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抗血小板抗凝抗栓,一边是血小板危急值,需要输血小板,防止出血!真是冰与火的考验。

各位老师,您们见过如此的病例吗?如何分析和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