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内科抢了外科的活儿 —— 胃肠镜下治疗,真有这么牛?!外科医生看过来

胃肠外科医师 · 发布于 2024-02-07 · 来自 Android · IP 陕西陕西
6884 浏览
icon丁香医小白 +10 丁当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8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总是抱怨消化内科抢了外科的活儿:消化道的息肉、早癌等可以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异物也是内镜治疗;消化道狭窄梗阻也可以内镜下处理...

那么,内镜到底有多神奇?内镜下治疗到底都能治疗些啥?都有哪些好处?在大家眼中对于胃、肠镜的普通检查已经不陌生,通过镜下直视的手段可以清晰地观察胃、肠黏膜的形态、颜色、血管、息肉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img


img


img

黏膜下肿瘤

黏膜下肿瘤包括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类癌、脂肪瘤、异位胰腺等,是一组来源于黏膜下方各层结构的病变的统称。它们在内镜下形态相似,表现为隆起型病变,表面覆盖正常黏膜。黏膜下肿瘤大多为良性病变,部分有恶变潜能,如GIST等,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可出现临近组织器官浸润、血液或淋巴转移等。

对于黏膜下肿瘤,可用特殊的器械将肿瘤完整挖除出来,这种内镜切除方法医学上称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即在消化道上“挖”肿瘤。

img

食管、胃、肠道早期癌

对于胃肠镜发现的早期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首先用染色剂给肿瘤点“颜色”使肿瘤着色,再在肿瘤周围做一环状标记,在肿瘤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使肿瘤明显抬起。沿肿瘤边缘标记好切除范围后切开周围正常黏膜,使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再用特殊的剥离器械将肿瘤从其下方的正常组织上完整切除下来。

这种内镜切除方法医学上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也就是消化道上“铲”肿瘤。

img

这里就简单介绍这几大类,其实内镜下的治疗项目还远不止这些。各路消化内镜的大咖们仍然在不断地努力提高内镜技术,例如由ESD手术演变而来的POEM手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双镜联合手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ERCP手术等等,旨在造福于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也正是因为这些满怀期待、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及家人更加鞭策着我们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地进步。

文字及大部分图片转载自作者:兔子牙  

消化道出血 (222)
3 15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