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中的CCF是什么?不是那么简单
查看病例
2010和2015两版指南都强调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目的是增加单位时间内总的按压次数。2015指南新增加了“按压分数(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以量化判断按压中断。
CCF是指胸外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所占的比例,其最佳数值尚不确定。2015指南建议CCF数值越高越好,目标比例不低于60%。
CCF=胸部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
经常听课大家经常说心肺复苏时间(分母)包括家人发现,还有路上耽误的时间。
其实这些都是错的,这个时间应该是从开始急救,一直到急救结束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
低CCF值与预后不良直接相关。目前指南推荐CCF理想目标为80%,至少达到60%。影响CCF的因素有:人员更换、建立高级人工气道、电除颤前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识别。
如果按照CCF的分母,加上家属发现的时间,那么CCF值一定会低。可能从临床角度来看,患者死亡率会增加,但是从定义来看,是不包括这个时间的,因为家属不知晓心脏骤停的时间,如果家属了解心肺复苏,并且开始了心肺复苏,就需要把这个时间加入到CCF中。
文章来源于:急诊时间
最后编辑于 2023-11-07 · 浏览 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