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踩坑经验谈。脓毒症、急性心梗
急诊上班,病人太多,我同事高峰时一晚上看一百多个门诊患者,还要兼顾抢救室患者。当然我上急诊以来还没遇到过如此火爆的门诊量,大多数时候一晚上看二三十个病人。
以下为上急诊夜班门诊,典型的踩坑经历,敬以此贴纪念我上急诊两个月的日子。
以下均为事后回忆,记录得不太精确。
-----------------------
踩坑一、脓毒血症
患者某某,女,23岁,(2023-06-20 大约早上六点)以发热来看病,来了就说她患腮腺炎了,右侧腮腺肿大大概3天了,,我一看,的确右侧腮腺部位肿大,像是腮腺炎,患者说偶有腹痛(不明显,大约是隐痛。好像还有点轻微腹泻),我觉得挺普通的,开了个血常规,一看中性粒细胞高,CRP高,考虑细菌感染。
腮腺彩超:右侧腮腺增厚,回声不均、增强,CDFI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右侧腮腺内可见数个低回声,其中一个大小约16*9mm,形态较规则,边界可见,其内可见似淋巴门样结构,CDFI示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 左侧腮腺形态大小正常,实质为均匀中高回声(回声水平高于周围的肌肉脂肪组织),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显示。

右侧腮腺彩超
立刻输头孢,输完患者就回家了。但大概4个小时候,也就是上午,患者又来了,说她没有好,还是发热,白班医生可能因为忙,没有看血常规,患者自己也拒绝查CT、血气之类的,于是也没对患者处理,放患者回家了。
然后到了晚上(大约当天23点半了,距离患者最初就诊已经17个小时),患者又来急诊了,说是回家无好转,夜班医生看患者最初的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低于40(高于30),这时候好像有腹痛腹泻,遂建议行CT血气等检查,但好像患者拒绝。
但到了21号(第二天)大概6点(距离患者最初就诊已经24小时),给患者测血压,发现血压过低,收缩压80多,舒张压低于50了,这时候患者好像同意做CT和血气了。
于是做了胸腹CT考虑:左肺上叶索条灶。 心包积液可能。 双肾结石。双侧肾周筋膜增厚。 左侧附件区环形高密度灶,盆腔积液。





做了血气如下:

这个时候,好像患者还是不愿意住院。大概在早上七点半左右(距离患者最初就诊已经25小时),终于将患者收入ICU。
ICU请泌尿外科会诊:考虑有双肾周感染,右肾结石。妇科会诊,考虑盆腔炎。
6月21大约11点,心肌酶谱会示异常(距离最初就诊已经29小时),心脏彩超没发现异常。

心内科会诊考虑心肌炎。
6月22日早上六点复查心脏彩超,发现心包积液(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室侧壁处暗区厚约2.5mm,左室心尖处暗区厚约2.4mm)
6月21日下午四点左右(距离最初就诊大约34个小时),多学科会诊考虑:
1.腹腔感染? 2.脓毒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 3.心肌炎 4.I型呼吸衰竭 5.多脏器功能衰竭(循环、血液系统、凝血、心肌、呼吸) 6.急性女性盆腔炎 7.肾周围炎 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血小板减少 10.急性腮腺炎
多学科意见:患者有腹痛、腹泻,考虑腹腔感染可能性大,积极亚胺培兰西司他丁+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现患者尿量少,呼吸急促,床旁超声提示肺水增多,建议行CRRT;患者DIC,予以输注冷沉淀和血浆,复查血常规、凝血象,如未再进一步恶化,可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
后续好像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就没再继续追踪了。
门诊经验总结:现在回忆,患者刚来门诊时,虽然发热,但最初的表现不像普通的发热,患者说她非常乏力,只想躺,连检查都不想去做,因为做检查要走路,走路就会累。平常普通感染或感冒发热 的患者,一般不会连去检查的力气都没有。然后就是夜班头昏脑胀,只注意到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没注意到血小板。现在总结来看,如果类似患者确实怀疑有问题,可以监测血压,积极劝患者做个血气分析,血气分析也不贵,性价比很高,避免再次踩坑。
疑问:根据患者CT来看,肾周感染明确吗?
患者右侧腮腺部位肿大,会是腮腺炎吗?有没有可能不是腮腺炎,而是牙龈炎或者右侧下颌部软组织感染?
患者右侧腮腺部位肿大,和脓毒症有关联吗?

最后编辑于 2023-07-06 · 浏览 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