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技能操作考试易错点集锦(四)
一、腹腔穿刺术
易错点1:放腹水前后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观察操作前后的病情变化。
易错点2: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伤及膀胱。(易被忽略)
易错点3: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损伤肠道。放腹水时若流岀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让患者稍变换体位。
易错点4: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大量放腹水时应注意放缓抽液速度,时间应在2小时以上,防止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易错点5:抽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腹水的颜色。若腹水呈血性,取得检验标本后,不再继续大量抽取腹水。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易错点1:测脉搏时检查者示指、中指、环指并拢,放在被检查者X侧桡动脉;口述测量时间30秒;口述同理检查对侧;
易错点2:测量血压时,打开血压计开关后口述:0点、肘部、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完毕后倾斜血压计45°关闭血压计,整理听诊器、血压计。
易错点3:测量身高口述:被检查者:脱鞋,头、臀、足跟三点一线,站在身高测量仪上
二、淋巴结检查
易错点1:颈部淋巴结触诊顺序:2侧的耳前→耳后→乳突→枕骨下→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注意,触诊完1侧,立即触诊对侧;触哪一侧就向哪侧低头;每一个部位滑2次)
易错点2:腋窝淋巴结触诊顺序: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
易错点3:滑车上淋巴结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触诊时检查者的手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触诊时检查者的手与腹股沟韧带垂直,在大腿内侧
三、胸部检查
易错点1:胸廓扩张度视诊检查者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前胸:2手拇指在前正中线2侧,2指尖相碰,其余4指放于2侧胸壁,让被检查者吸气、呼气;后背:2手拇指在后正中线2侧,2指尖相碰,其余4指放于第10肋水平。
易错点2:胸膜摩擦感被检查者仰卧位,搓手,和被检查者解释:暴露前胸,双手手掌放在,左、右腋中线第5、6肋间,让被检查者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屏气、呼气。
易错点3:心脏搏动触诊检查者右手全手掌放在心前区;然后,变为,示指、中指放在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搏动的位置是: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内0.5-1cm处,正常搏动范围是2-2.5cm。
易错点4:心前区震颤触诊顺序:心尖部(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内0.5-1cm处)→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肋)
四、腹部检查
易错点1:腹部四分法:以脐为中心,做一条水平线、做一条垂直线,分为4区,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
易错点2:腹部触诊顺序:先健后患,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
易错点3:压痛、反跳痛触诊:先健后患,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出现压痛,四指变为示指、中指按压压痛出现的部位,停留片刻,迅速抬起,疼痛加重。
易错点4:肝脏触诊时不论单手触诊法或双手触诊法,注意手都不得离开腹部。
易错点5:脾脏触诊检查者左手放在左腰9-11 肋处,向前托起;右手示指、中指、环指放在脐部,与左侧肋弓垂直→让被检查者呼气、吸气→检查者的手随着呼吸(呼压吸抬)手不能离开腹部直到触及到左肋缘。
易错点6:腹部听诊顺序:左上腹、右上腹、脐周、左下腹、右下腹,听诊30秒;
易错点7:肠鸣音听诊暴露腹部,捂体件,放置右下腹腹壁上,听诊1 分钟;肠鸣音正常4-5次/分钟。
易错点8:腹部动脉血管杂音听诊顺序: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曲,准备听诊器,搓手,和被检查者解释。暴露腹部,捂体件,放在腹中部(腹主动脉)上腹2侧(肾动脉),听诊15秒,检查(是否可以听到血管杂音下腹2侧(髂动脉)
最后编辑于 2023-05-29 · 浏览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