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干货|技能操作考试易错点集锦

发布于 2022-10-11 · 浏览 294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greengel +2丁当

#基本操作 

一、外科手消毒

(一)洗手

易错点1:冲洗时保持双手位于胸前,高于肘部,指尖朝上,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避免水溅湿衣裤,若溅湿立即更换。

易错点2: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取洗手液3mL 涂满双手、前臂、上臂至肘关节以上10cm 处,按七步洗手法清洗。

易错点3:洗手时两侧在同一水平交替上升,不得回搓。

易错点4:使水从指尖到肘下流走,沿一个方向冲洗,不可让水倒流,冲洗干净。

易错点5:二次清洗(易被忽略)。

易错点6:擦手时抓取毛巾中心,先擦干双手,然后对折呈三角形,底边置于腕部,直角向指端,以另手拉住两侧对角,边转动边顺势向上移动至肘关节以上10cm处,擦干水迹,不得回擦;翻转毛巾,用毛巾的另一面擦干另一手臂。操作完毕将擦手巾弃于指定容器内。

易错点7:晾干时保持手指朝上,双手悬空举在胸前

(二)手消毒

易错点1:洗手后待双手干燥后才可进行手消毒。

易错点2:取消毒液3mL 于一手掌心,另一手指尖在消毒液内浸泡5秒,搓揉双手,然后将消毒液环形涂抹于前臂至肘上10cm 处,覆盖所有皮肤。

易错点3:取消毒液3mL 涂抹双手所有皮肤,按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直至消毒剂干燥。整个涂抹揉搓过程约3分钟。

易错点4:手指朝上,抬高肘部,双手悬空于胸前,待自行挥发至彻底干燥。迅速进入手术间,避免污染。

二、戴无菌手套

易错点1:未戴手套的手,只接触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手套外面。已戴好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外面,不能碰到皮肤和翻折部分。一旦碰触,应重新更换。

易错点2:一手指并拢插入对应的手套内,再用戴好手套的手的2~5指插入另一手手套的翻折部内,用相同的方法戴好手套。

易错点3:双手举于胸前,严禁碰触任何物品而发生污染事件。

三、穿、脱手术衣

易错点1:选择合适的空间穿手术衣。(易被忽略)

易错点2:保持手术衣内面面向自身,正面向外,切勿碰触到手术衣正面,轻轻抖开。

易错点3:手术衣穿好后,双手应举在胸前。穿上手术衣、戴上手套后,肩部以下、腰部以上、腋前线前、上下肢为无菌区,此区域手术开始前严禁碰触到任何物品。若生污染事件,应重新穿戴新的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

易错点4:脱下手术衣时确保手术衣里面外翻。

四、手术区皮肤消毒

易错点1:消毒时无菌纱布用消毒剂彻底浸透,用卵圆钳夹住消毒纱布,由手术切口中心向四周稍用力涂擦,涂擦时方向一致,严禁往返涂擦。不可遗漏空白处,严禁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消毒范围为手术切口周围半径15cm的区域,并根据手术适当扩大范围。

易错点2:腹部手术先滴少许消毒剂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第3次消毒完后,用无菌纱布另一端蘸干。

易错点3:重复涂擦3遍,第2、第3遍涂擦的范围均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

易错点4:用0.75%吡咯烷铜碘(碘伏)消毒时,不需要用70%酒精脱碘;用2.5%碘酊消毒时,待碘酊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脱碘。

易错点5:婴儿皮肤、面部、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等处消毒,不可用碘酊。应选用1:1000洗必泰酊或新洁尔灭酊消毒2遍。

五、穿、脱隔离衣

(一)进入感染区穿、脱隔离衣

1.穿隔离衣

易错点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内侧面)朝向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平齐对折并对齐肩缝,露出两侧袖子内口。

易错点2:两手持衣领,由领子前正中顺着边缘向后将领子整理好并扣好领扣,然后分别扎好袖口或系好袖口扣子(此时手已污染)。

易错点3:松开收起腰带的活结,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 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后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的相同部位,注意手勿碰触到隔离衣的内面。

2. 脱隔离衣

易错点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收起腰带。

易错点2:分别解开两侧袖口,抓起肘部的衣袖将部分袖子向上向内套塞入袖内,暴露出双手及手腕部,然后清洗、消毒双手。

易错点3:左手抓住隔离衣衣领,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用夹子夹住衣领,挂在衣钩上。

易错点4:若挂在非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若挂在污染区,污染面朝外。

(二)进入防污染区穿、脱隔离衣

1. 穿隔离衣

易错点1:戴好帽子及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严格清洗、消毒双手。

易错点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内侧面朝向自己,防止外面碰触任何物品造成污染;将衣领两端向外平齐对折并对齐肩缝,露出两侧袖子内口。

易错点3:松开腰带活结时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 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后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的相同部位,注意手勿碰触隔离衣的内面及操作者自己的衣服。

易错点4:穿好隔离衣后保持双臂前伸,屈曲,上不过肩,下不过腰。

易错点5: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易错点6:非一次性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被打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易错点7:一次性隔离衣使用前应注意查看无菌有效期。

2. 脱隔离衣

易错点:脱衣时左手抓住隔离衣衣领,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内面向外翻折,确保隔离衣清洁面(正面)完全被内面包裹住,防止发生清洁面污染,用夹子夹住衣领,挂在指定的安全位置。

六、创伤现场止血法

易错点1:首先判断伤者的生命征,如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易被忽略)

易错点2: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避开可能伤及神经的部位。

(1)前臂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

(2)下肢出血:扎在大腿的下1/3处,以防损伤股神经。

易错点3:弹性止血带捆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止血带的松紧度以出血明显减少或终止,远端动脉搏动刚好消失为适宜。

易错点4:扎止血带部位必须加衬垫,以免损伤皮肤。

易错点5:精确记录并标记扎止血带的日期、时间和部位,标记在垫布上或记录在标签上并挂在伤者醒目的部位。(易被忽略)

易错点6:持续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并应每1 小时放松止血带1次,每次放松2~3分钟。松解止血带时,如果伤口出血量大,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七、伤口(切口)换药

易错点1:根据操作目的及换药记录准备换药物品,如换药伤口面积较大,估计换药物品不足时,需提前补充,严禁中断操作过程进行物品补充。

易错点2:换药时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1 把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揭除内层敷料应轻巧,一般应沿伤口长轴方向揭除;若内层敷料粘连在创面上,不可硬揭,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浸湿后稍等片刻再揭去,以免伤及创面引起出血。

易错点3:如为无感染伤口,用0.75%吡咯烷铜碘(碘伏)或2.5%碘酊消毒,由伤口中心向外侧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涂擦时沿切口方向单向涂擦,范围半径距切口3~5cm,连续擦拭2~3遍。如用2.5%碘酊消毒,待碘酊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脱碘。

易错点4: 如为感染伤口,擦拭消毒时应从外周向感染伤口部位处。

易错点5: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覆盖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3cm 以上,一般8~10层纱布,医用胶带固定,贴胶带的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垂直。

易错点6:凡接触伤口的尚未使用的物品,均须保持无菌。各种无菌敷料从容器内取出后,不得放回,污染的敷料须放入置污弯盘内。放置污染物时,不可从无菌弯盘上方经过。

八、脊柱损伤现场搬运

易错点1:

伤者意识清醒时→报告考官,已询问患者并诊查疼痛部位;

伤者意识不清醒→报告考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现在给患者做脊柱损伤的搬运。

易错点2: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易被忽略)

(一)颈椎损伤搬运

易错点3:搬运患者(一人蹲在伤者的头顶侧,负责托下颌和枕部,其他三人分 别蹲在伤者的右侧胸部、右侧腰臀部及右下肢旁,由头侧的搬运者发出口令), 四人动作协调一致将伤者平直地抬到担架(或木板)上。

易错点4:搬运时将伤者的头颈部与担架固定在一起,然后用三角巾或长条围巾等将伤者头颈部与担架(或木板)捆扎固定在一起,防止在搬运中发生头颈部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胸腰椎损伤搬运

易错点5:开始搬运,一人蹲在伤者的头顶侧,托下颌和枕部,其他三人分别蹲在伤者的右侧胸部、右侧腰臀部及右下肢旁,由头侧的搬运者发出口令,四人动作协调一致并保持脊柱平直,将伤者平抬平放至硬质担架(或木板)上。

易错点6:分别在胸部、腰部及下肢处用固定带将伤者捆绑在硬质担架(或木板)上,保持脊柱伸直位。

易错点7:禁止用软担架、被单或一人抬肩的方式搬运。

易错点8:搬运过程中始终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脊椎发生弯曲或移动。

九、长骨骨折现场急救固定

(一)闭合性骨折

易错点1: 固定前将伤肢放到适当的固定位,一般上肢骨折采用肘关节屈曲位,下肢骨折采用伸直位。

易错点2:固定物与肢体之间要加衬垫(棉垫、毛巾、衣物等),骨突部位加垫棉花或软布类加以保护。(易被忽略)

易错点3:其中一个夹板的长度应长及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

(二)开放性骨折

易错点1:处理伤口,先去除伤口周围污垢、脏物,再覆盖无菌纱布(如果有活动性出血:暴露伤口、止血带缠2圈止血、去除污物、检查出血情况、填塞无菌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

易错点2:有外露的骨折端等组织时不应还纳,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组织,应用消毒敷料或清洁布类进行严密地保护性包扎。

易错点3:固定的松紧度要适中,既要固定牢靠,又不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伤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易错点4:用止血带止血者,要标明使用时间。

易错点5:长骨骨折患者禁止使用屈曲加垫止血法。

十、心肺复苏术

易错点1:接到呼救信息到达床边(现场),首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住院患者将隔布拉起以保护患者,减少对其他患者的病情影响。(易被忽略)

易错点2:按压深度:5cm--6cm,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

易错点3:胸外按压

(A):按压30次人工呼吸

(B): 2次做5个循环

易错点4:对于老年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不宜过深,以防发生肋骨骨折等压伤事件影响复苏术的进行。

易错点5:口对口吹气时速度不宜过快,吹气压力不宜过高,以免引起急性胃扩张或胃胀气而影响复苏效果。

十一、气囊-面罩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易错点1:简易呼吸器连接输氧管,氧流量为8-10L。

易错点2:一手拇指、示指按压面罩,中指、环指、小指托起下颌(EC手法),另一手规律的捏放呼吸囊,捏放频率16-20次/分,送气500-600ml。

易错点3:按压5个循环周期。

易错点4: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在患者吸气时挤压气囊。

易错点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先吸出痰液,再通过连接管将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

十二、导尿术(男、女)

(一)男患者导尿术

易错点1:消毒顺序

阴阜→阴茎腹侧→阴茎背侧→阴囊(每个棉球,擦一下就扔)

尿道口→龟头→冠状沟(每个棉球,擦一下就扔)

易错点2:拿出导尿管时注意检查是否通畅(如果是“气囊导尿管”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易错点3:导尿管末端接引流袋→用胶布固定在阴茎、阴茎周围皮肤上(如果是“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15-20ml,轻往外拉一下)

(二)女患者导尿术

易错点1:消毒顺序

阴阜→大阴唇(每个棉球,擦一下就扔)

小阴唇→尿道外口→肛门(每个棉球,擦一下就扔,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

尿道口→小阴唇(每个棉球,擦一下就扔)

易错点2:准备插入前注意用无菌润滑油涂抹导尿管前端。(易被忽略,男女皆适用)

十三、胸膜穿刺术

易错点1:操作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穿刺目的,消除顾虑;有明显精神紧张且无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可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地西泮5mg镇静。(易被忽略)

易错点2: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由穿刺点向外展开,范围超过穿刺点半径15cm,消毒2~3次,后一次消毒范围应小于前一次范围。

易错点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一般抽取50~100mL;减压性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以防一次大量快速抽液后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化脓性胸膜炎的脓性胸腔积液,应尽量抽尽。

易错点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注意各个操作环节的前后顺序,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易错点5:穿刺点禁止低于第9肋间,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进针部位贴近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及神经。

十四、腹腔穿刺术

易错点1:放腹水前后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观察操作前后的病情变化。

易错点2: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伤及膀胱。(易被忽略)

易错点3: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损伤肠道。放腹水时若流岀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让患者稍变换体位。

易错点4: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L(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大量放腹水时应注意放缓抽液速度,时间应在2小时以上,防止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易错点5:抽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腹水的颜色。若腹水呈血性,取得检验标本后,不再继续大量抽取腹水。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易错点1:测脉搏时检查者示指、中指、环指并拢,放在被检查者X侧桡动脉;口述测量时间30秒;口述同理检查对侧;

易错点2:测量血压时,打开血压计开关后口述:0点、肘部、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完毕后倾斜血压计45°关闭血压计,整理听诊器、血压计。

易错点3:测量身高口述:被检查者:脱鞋,头、臀、足跟三点一线,站在身高测量仪上

二、淋巴结检查

易错点1:颈部淋巴结触诊顺序:2侧的耳前→耳后→乳突→枕骨下→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注意,触诊完1侧,立即触诊对侧;触哪一侧就向哪侧低头;每一个部位滑2次)

易错点2:腋窝淋巴结触诊顺序: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

易错点3:滑车上淋巴结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触诊时检查者的手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触诊时检查者的手与腹股沟韧带垂直,在大腿内侧

三、胸部检查

易错点1:胸廓扩张度视诊

检查者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前胸:2手拇指在前正中线2侧,2指尖相碰,其余4指放于2侧胸壁,让被检查者吸气、呼气;后背:2手拇指在后正中线2侧,2指尖相碰,其余4指放于第10肋水平。

易错点2:胸膜摩擦感被检查者仰卧位,搓手,和被检查者解释:暴露前胸,双手手掌放在,左、右腋中线第5、6肋间,让被检查者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屏气、呼气。

易错点3:心脏搏动触诊检查者右手全手掌放在心前区;然后,变为,示指、中指放在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搏动的位置是: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内0.5-1cm处,正常搏动范围是2-2.5cm。

易错点4:心前区震颤触诊顺序:心尖部(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内0.5-1cm处)→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肋)

四、腹部检查

易错点1:腹部四分法:以脐为中心,做一条水平线、做一条垂直线,分为4区,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

易错点2:腹部触诊顺序:先健后患,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

易错点3:压痛、反跳痛触诊:先健后患,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出现压痛,四指变为示指、中指按压压痛出现的部位,停留片刻,迅速抬起,疼痛加重。

易错点4:肝脏触诊时不论单手触诊法或双手触诊法,注意手都不得离开腹部。

易错点5:脾脏触诊检查者左手放在左腰9-11 肋处,向前托起;右手示指、中指、环指放在脐部,与左侧肋弓垂直→让被检查者呼气、吸气→检查者的手随着呼吸(呼压吸抬)手不能离开腹部直到触及到左肋缘。

易错点6:腹部听诊顺序:左上腹、右上腹、脐周、左下腹、右下腹,听诊30秒;

易错点7:肠鸣音听诊暴露腹部,捂体件,放置右下腹腹壁上,听诊1 分钟;肠鸣音正常4-5次/分钟。

易错点8:腹部动脉血管杂音听诊顺序: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曲,准备听诊器,搓手,和被检查者解释。暴露腹部,捂体件,放在腹中部(腹主动脉)上腹2侧(肾动脉),听诊15秒,检查(是否可以听到血管杂音下腹2侧(髂动脉)

五、脊柱检查

易错点1:脊柱活动度检查被检查者站立,搓手,检查者双手固定被检查者的双肩,让被检查者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看、右看,检查者双手固定被检查者的骨盆,让被检查者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易错点2:脊柱叩击痛检查

直接叩诊法:检查者找到第7颈椎棘突依次向下摸一下拿叩诊锤轻叩一下

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左手放在被检查者头部右手握拳叩击左手

六、神经系统检查

易错点1:腹壁反射拿棉签沿2侧左右肋缘下、脐水平、腹股沟上方,由外向内划

易错点2:肱二头肌反射: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并曲肘,前臂稍内旋;检查者左手拇指放在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拿叩诊锤叩诊拇指,肱二头肌反射表现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屈曲动作→口述:同理检查对侧。

易错点3:脑膜刺激征:被检查者仰卧位,搓手,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颈后,右手放置在被检查者前胸→使被检查者下颌接触放置在前胸的手背,颈强直(阴/阳性:颈抵抗)。

易错点4:布氏征:被检查者仰卧位,搓手,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下肢使下肢屈髋屈膝呈90°,再使小腿抬起呈135°

易错点5:病理征:用叩诊锤的尖端由足跟外侧向MU 趾方向滑行,巴彬斯基征(阴/阳性:MU 趾背伸,其余四指呈扇形张开)。

易错点6:肛门指诊:被检查者左侧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搓手,和被检查者解释,暴露肛门;检查者戴指套涂润滑油按摩肛门插入肛门,旋转1 圈缓慢退出;观察指套(有/无)分泌物、血迹。


中医操作

一、四诊

易错点1:选取合适体位、光源(该项在现场考试中容易遗忘忽略)

易错点2:望舌顺序为:舌质、舌苔;分部顺序:舌尖、舌中、舌边、舌根部。

二、脉诊

易错点1:操作应在患者平静状态下进行

易错点2:患者前臂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线5.两手诊脉时间≥3min。

三、针灸进针法

易错点1:

行针法:消毒→持针→针抵皮肤→刺入→留针→起针→按压(边说边做)

易错点2:

艾炷灸:选择体位→消毒(擦黏附剂)→燃艾施灸

间接灸:制备姜(蒜、盐、附子饼等)→选取合适体位→放置姜(蒜、盐、附子饼等)和艾炷→燃艾施灸→更换→灸毕

艾条灸:选取体位→选罐具→吸附→具体操作(闪罐、留罐、走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留罐/反复操作→起罐→清理 

最后编辑于 2022-10-11 · 浏览 2941

2 36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