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患者医疗数据怎样合法用于研究》感言
学习《患者医疗数据怎样合法用于研究》感言
2023-05-02,辛老师
此文,载于2023-04-21(6 版),**报,
标题-1,数据治疗进行时。
介绍:2020年国家发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埸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将数据 列为五大生产要素。组建l 家数据 库,
2,标题-2 :禁忌与安全。
医疗数据“脱敏”患者隐私得到保护,但谁保证信息真实?
3,标题-3;多方共推,解数据应用之难。
(全文待电子版恢复后下载,再细细研究)。
先谈个人粗略感受。
1,医药信息的收集,传递,共享。
本人研究医院药学,重心是临床药学。退休 后,主要精力,集中于医药数据采集,共享,体会较深,从出现临床医疗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段长度,可以看出医药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1,1,临床药剂学
注射剂药物配伍禁忌,是本人首先开展的信息收集工作,编辑《药物制剂与临床》,用于省级医学继续教育教材。现在看来,这是全国首本临床药剂学文献集(没出版)。
为什么要编这个文献集?
是临床药学工作压力逼迫所致,
临床护理线,不断地提问药物配伍禁忌的系列问题,作为药学人员,不理睬,从情感上,讲不过去。你要解决,谈何容易!只先记录,查配伍禁忌表,再结合临床实际,最终,汇编成册。先后历时几十年。
直到几十年后,很多原来收集的的信息观点,被后来的信息推翻,自已发表健康报的《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参考》,也被自己更新观点,在2021 年湖北讲课件中体现。
到2020年编辑完成《酸碱反应是临床注射剂配伍禁忌的基本机制》【1】一文编写完成,自认为,临床药剂学之一的注射剂药物配伍禁忌的流行病学,基本形成趋型。
1,2,临床药害事件
临床药害事件一发生,首当其冲,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要等到国家出手,集中警力,调查清楚,当事人已经“鼻青脸肿”!
作为零星散发事件,真的是无处申诉。
曾一做医生的母亲,给中学生女儿注射头孢曲松,女儿过敏死亡。后健康报上一篇文章提出:要处理这个做医生的母亲,理由:没有开处方,擅自给女儿用药。
这个奇葩文章,本人曾在讲课件中点评【2】【3】【4】【5】【6】:似乎开了处方,就不死人了?!但临床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都是开处方、下医嘱下发生的?!
问题出在哪?
出在药品质量主体。从张永信教授给我解答头孢曲松发黄问题开始【11】,到2009 年杭州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国家药品生物检定所金少鸿教授学术报告:指出我国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二点):高聚物超标,胶塞相容性?
还有,头孢曲松+地塞米松,过敏休克【7】,一次又一次接到咨询,有怀疑地塞米松引起,有考虑头孢曲松原因?
先不求真哪个药引起,”当前的临床治疗怎么办?“这是临床药师迫切要回复临床医生提问的。甚至电话座机搁着,等待我回复。
怎么回答?
从大数据看,头孢曲松发生的过敏休克频率,远高于地塞米松,有统计数据吗?没有统计资料。但从所见文献的频率,自然是头孢曲松过敏休克发 生率,远高于地塞米松。
你要和我较真:说我说的没科学依据,我认为是是地塞米松引起,我查到了地塞米松发过敏有报告!
1,3,不明原因的过敏休克案例
是什么原因导致过敏性休克?【8】此案例是亲戚家属群。莫明其妙的突然发生过敏休克,抢救中又出现地塞米松到致频死样症状。
此案例上网后,即有网友根据国外文献信息,共28 条,提出”运动“有关,历经5 年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一文:揪出国人过敏休克的原凶,方始解开米团。否则 ,患者后续生活中,不可能关注到面粉食品应用,避免”运动“这一细节。
只有亲属中有临床药学工作者,且关注前期未解决问题有所相关的信息,方有可能接受获益。
1,4,互联网的优势,
1,4,1,没有互联网时期,
群发红眼睛,借助学术会议会友帮助,转向”术尔泰“因素调研,一举解决(术尔泰与群发新生儿红眼睛--可检索公开发表论文)【9】【10】
1,4,2,药师网友新冠肺炎,护士发药一片”红药片“--说:抗 病毒的。
什么药?求助互联网5 钞钟获回应:这是什么药。这是药学队伍利用互联网,最快的”神“速度的临床药学网友联动!
2023-05-02,19:35 随笔,完笔
【1】酸碱反应是临床注射剂药物配伍禁忌的基本机制,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266275
【2】2016-宣传部课件-220页
【3】2016-课件-133页
【4】2016-课件-216页
【5】220-221-
【6】220-221-
【7】223页-224页丶
【8】【原创】是什么导致过敏性休克?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22973194
【9】术尔泰使用方式与术后群发球结膜充血原因的分析简报,
https://www.doc88.com/p-9189772139581.html?r=1
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JKX200509003035.htm
【10】妇产科术后群发球结膜充血的原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第012期|911-912|共2页
作者,郑凤君; 陈殷钰; 阮菊琴; 卢慧琴;
【11】历史的回忆:认识张永信教授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3630542

图-1,原文

2016-宣传部课件-220页

2016-课件-133页

2016-课件-216页


2016-课件-220-221-页

2016-课件-223页

2016-课件-224页丶
2023-05-05,补充电子版全文
注:用手机扫描获取,从报社得不到电子版,因为,我补付的电子版费用,过时段,没有包含2023-04-21,这一天。
为了细细研究这个数据信息方面的相关规定,只能自己辛苦了。
不过,也有心里感概:---报社应该 特事特办,有点人情味才是,这么多年老用户。
全文如下 :
患者医疗数据怎样合法用于研究
健康报,2023-04-21(6版)
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各个行业迎来信息数据的极大增长,其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在为行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亦带来数据使用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的风险。面对新药研发中的真实世界研究的开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主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曹艳林指出,在数据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当下,大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数据监管,想要从以往单一的监督职能,转变到有据可依的应用阶段,仍需要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多方共推。
大标题-1:数据治理进行时
实际上,在信息化时代,数据治理行动已开展多时。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4个传统要素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根据该文件,在数据要素部分,监管部门将着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通过制订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探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支持构建多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这一计划反映在机构改革之中。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由其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等。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即业内所说的“数据二十条”。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并强调研究数据产权登记新方式,成为推动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里程碑事件。
曹艳林认为,上述动作均是真实世界研究未来大有可为的依据之一。“高质量数据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前提,亦是提供支持和依据的主要来源。国家层面对数据的种种大动作,必将带领医疗行业数据质量再上一层楼,这对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曹艳林说。
辛老师学习点评:(2023-05-05,10:50记录)
数据产权,我对这方面观念很淡薄,曾有本人多少年来的学术会议视频记录,省药学会希望拷贝 过去,叫某厂家来代办,我就很爽快给拿走了,
倒是来代办的同志问了一句:你就这样给拿走了?!
大标题-2:禁忌与安全
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数据的使用更令人忧心。“真实世界研究所用的医疗数据往往涉及具体的患者个人。
因此,平衡患者隐私数据的安全与核查数据的真实性仍然令人忧心。”曹艳林举例,在使用和共享医疗数据前,医疗数据往往要先进行脱敏操作,即去除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但在数据监管中,这一环节有可能存在真实性问题。“如果脱敏彻底,那么患者隐私信息应该是无法被完全还原的;但如果无法对其进行还原,那么谁来保证该条信息一定是真实的?脱敏不彻底,则无法完全保证患者隐私不被外泄;脱敏彻底,则无法溯源,从而可能带来数据造假风险。”曹艳林说。
在现实中,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业内人员通常会对存储和传输的医疗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即使数据被盗取,也很难被解密和滥用。而这,又涉及访问控制问题,即需要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被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医疗数据。曹艳林指出,现阶段,授权同样是数据使用的模糊点。“数据使用授权的精细度还不够理想。例如,授权由谁下发,数据内容是否需要分拆权限,如何隔离不同层级权限读取的数据内容等。”曹艳林表示。
曹艳林指出,更重要的是,在真实世界研究之外,是否需要对医疗数据进行有效生命周期的分层管理?数据生命的周期管理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化?怎样保证过期数据的安全销毁?这些问题,都是亟待明确的。
辛老师学习与点评:(2023-05-0511:20 随感记录完笔)
如果没有数据解放,例:头孢曲松的用药安全与药品质量体系的相关性,或者说:药品上市一致性评价,将被 包裹 起来,药品质量差的,也暴露 不了,它也可以参与招标,也可以任低价格中标,流入临床使用,继续散发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而且还发现不了内在规律,医保部门,可以按价格低位,进入招标目录,强制临床使用,这样,一个可怕的结果:病人不断地发生药害事件,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不断受不白之冤,挨打挨骂,或受人身伤害。
但厂家,是决不会赞同被 曝光,这将丢了市埸。
而这工作,属“药物流行病学”属性,必须要有数据。我做了大量的 临床药剂学调研,在2012 年浙江省药剂学会议上,听中国药科大学涂家生教授之前,一直蒙在鼓里,不清楚临床大量的临床药剂学怪现象,原因在哪里,听报告之后,才明白,源头在上游药品生产阶段,药包材,药品辅料,国家标准还没建立,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并不是都是临床医生护士不规范操作所致,多因素综合造成。临床药学不去调研,估计很难解决,谁碰上谁倒霉 。(2023-05-0511:20 随感记录完笔)
大标题-3:多方共推解数据应用之难
数据,无疑是决定真实世界研究进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数据应用之难,曹艳林呼吁我国应从多个维度寻找助力,共同搭建数据安全使用的良好业态。
一是监管部门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各种权益和责任,以便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促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行业协会等进行互相监督、自律自查,确保数据使用合规。
三是提高信息合规化水平,引导医疗机构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数据的管理,并制订相应规章制度。
四是建立专业监督机构,例如成立类似财务领域审计事务所的数据审计机构,监督医疗机构以及其他行业对数据获取、使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五是提高公众的医疗数据保护与利用意识,普及医疗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知识,科普数据对真实世界研究、医疗科研等活动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推动数据获取更加合
规、合情。
最后编辑于 2023-05-05 · 浏览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