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D(牛鼻子引流)技术治疗骨髓炎




骨髓炎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传统的骨髓炎治疗大家都知道:病灶清除+置管冲洗或者引流术
存在病程长,需多次手术,反复复发等缺点
后来2018年洛阳正骨医院进修时
发现他们竟然有几个“骨髓炎科”
病源来自全国各地
并且骨髓炎科爆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一是基层医院医生不敢放开手脚,不敢大搞
二是病人在基层医院的接受度
对于慢性骨髓炎缺损小的
基本都采用病灶清除+磷酸钙骨粉填塞
也取得满意疗效


进修结束也曾应用硫酸钙骨粉混合万古霉素治愈数例骨感染骨髓炎患者
后来有幸加了河北三院吴希瑞教授的微信
吴教授在骨感染治疗方面颇有建树
多次学习其体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感染骨髓炎患者
最近又提出骨感染的“钢筋水泥技术”






吴教授钢筋水泥技术对于无大段骨缺损的病例确实有非常疗效
各位老师不妨一试
最后就是今天主要内容
使用ilizarov技术+NRD技术治愈多次反复复发的慢性骨髓炎。

曲龙教授主编的这本书

秦泗河教授作序

黄殿栋教授作序

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骨搬移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为何困难?
一旦发生慢性骨髓炎,因炎症的波及范围很广泛,病灶清除很难达到"彻底"。
如果"彻底"清除病灶,术后若形成大块骨缺损,那么其治疗难度大家都可想而知了。
因此,我们需要"见好就收"。
由于不能彻底清除病灶,这就造成了病程长、迁延不愈。
有些专门治疗骨髓炎的中医医院,对慢性骨髓炎他们采取彻底清除坏死骨和术后扩大创口换药的方法,这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确实很高,却留下了治疗骨缺损非常困难的难题,但患者却"无话可说",因为骨髓炎确实治好了,创口也闭上了!
现在合理地应用伊利扎洛夫骨搬移技术和"牛鼻子"引流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彻底病灶清除和同时治疗骨缺损的难题,又可以控制慢性炎症等。

"牛鼻子"引流技术治疗骨感染
(一)常用引流方法存在的问题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在病灶清除后要消灭"死腔",一般采用转移肌瓣填塞和加入抗生素的骨水泥球链填塞治疗,但存在引流不通畅的问题。
还有局部对口灌注疗法,如果应用时间稍长,就会在局部形成一个隧道,加人抗生素的灌流液体,液体会从一个口进,又从另一个口流出,起不到渗透作用,存在引流"不克分"的问题。有的患者用这种方法治疗了数月,甚至灌流了成吨的抗生素液,但毫无疗效可言。
还有一些医生漫不经心的使用油纱布条做创口换药引流,实际上就如同"堵流",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使病程长期化。
(二)"牛鼻子"引流技术应用原则
我们对慢性骨感染的治疗应用"牛鼻子"引流方法的原则是:
1.引流要充分。
2.对口体位引流。
要做到"引流要充分",则引流管一定要达到病灶!如有些病例可从骨髓腔穿透引流,而且引流管的出人口一定要宽敞!
"对口体位引流"充分体现了"地心引力原理",引流管的出口一定要开口于体位最低点,如大腿的引流管出口在大腿后方位置,利于病灶内的渗出物在坐位和卧位时就会不断地流出。


(四)“牛鼻子"引流技术具体应用方法
1,把点滴管剪断,2股(根)或3股((根)捆成一组,贯通创口后用丝线扎紧形成一个环形,形状如同系“牛鼻子”的铁环。
如局部感垫程度较重,病灶深在,就便用3根点滴管,如果病灶不深,就用2根或1根点滴管。
2.用止血弯钳钝性引导,从最严重的病灶处穿人,引导安放引流管。
3.术后根据纱布渗出情况换药,不必每日换药,换药时消毒引流管与皮肤接触部位,然后向创口内滑动数次,确保管道通畅,更充分引流。
4.“牛鼻子”引流管是几根点滴管组合成一股(管上不剪孔)。创口分泌物会顺着光滑的管外壁间隙流出。分泌物减少后更换为两根,一根,直到没有分泌物,拔管。这种“牛鼻子”引流管留滞留在创口内,半年甚至一年也无碍。


示意图
下面这例骨髓炎
经历四次手术
县级医院去过
市级医院去果
省级医院去过
经历四次手术
病灶清除做过,置换冲洗引流做过,抗生素骨水泥也做过两次,最后依靠截骨+ilizarov技术+RND技术治愈




使用了两套“牛鼻子”引流管
患者带着回家走路
正常生活
刚开始渗出量大
后来逐渐减少
目前无任何渗出
两根管变一根
再戴一段时间
无渗出
再完全拔管
使用NRD技术,治愈数例复发性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此技术对糖足合并皮下筋膜炎,疗效也十分满意
各位老师不妨一试
最后编辑于 2023-02-24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