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屈昔多巴如何改善透析低血压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血透患者中的发生率达到了20%-30%。多重因素参与其中,比如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心脏病变、高超滤率、低蛋白血症、贫血、药物等。对因治疗毋庸置疑是首选且作为基础策略贯穿始终。但部分患者依然不能很好的维持血压,症状如有体位性低血压、内瘘血栓者更是迫切需要积极治疗。尤其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美国FDA批准了两种治疗药物,一个是米多君,另一个就是本次要介绍的屈昔多巴(droxidopa)。

屈昔多巴早在1989年就在日本上市,作为帕金森等病相关的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孤儿药”,于2000年扩大适应症用于透析患者体位性低血压,2012年在中国仿新药批准在国内应用。虽然一直带着透析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症,但这么多年来应用非常少,研究更少,2021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和2022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均提及该药。

作用机制:屈昔多巴通过脱羧作用增加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激活a1受体增强血管收缩,激活β1受体增加心率。临床试验也证实,屈昔多巴能减少体位变动时血压下降水平,改善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通俗点理解相当于补充了外源性的去甲肾上腺素。透析病人低血压排除容量不足外,理论上都能起效。

药物动力学,屈昔多巴口服吸收率90%以上,且分子量小,透析患者的体内代谢过程与健康人无异,尿中原形排出率6%(300mg单剂量),因此透析前1小时服药有效且安全。加上该药具有明显的延滞现象,停药后依然有一段时间治疗效应,其耐受性和有效性良好。
不良反应方面:其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类似,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多要考虑与低血压患者神经源疾病的相关性。比如跌倒,自然要首先考虑低血压本身的因素。因此,透析患者只要掌握好指针用药是相对安全的。

药物相互作用:与含卤素麻醉剂及儿茶酚胺制剂合用会增加心脏兴奋性,严重时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和米多君对比,屈昔多巴在维持血压,改善低血压症状方面均不弱与米多君,但不易出现卧位高血压。

用法:屈昔多巴胶囊目前国内仅一家生产,规格100mg/粒,该药有明显量-效特点。对于血透患者300mg透析前1小时服用即可达到良好效果,最大剂量不超过400mg。如果是腹透患者,根据有限的用药经验及报道推荐每天两次,每次200mg 口服。
综合来看,米多君和屈昔多巴虽然都局限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症内,但深究其机理,部分顽固性低血压可能存在如淀粉样变、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屈昔多巴可以值得一试。屈昔多巴作为一个“老药”在透析患者低血压这个新问题上有望开发出“新用法”。同样,由于目前透析患者使用屈昔多巴国内经验一片空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
杨玉菡等.屈昔多巴的临床应用进展.2017
叶力文等.米多君、屈昔多巴及溴吡斯的明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影响.2021
来源于鄙人公众号:肾与吾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