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PID)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
PID包括(4):①子宫内膜炎;②输卵管炎(最常见);③输卵管卵巢脓肿(TOA); ④盆腔腹膜炎。
PID病原体(2):①外源性病原体: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MH、UU、MG; ②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e.g: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e.g: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普雷沃菌)。
PID感染途径(4):①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②经淋巴系统蔓延;③经血液循环传播;④直接蔓延。
PID高危因素(7):①年龄;②性活动;③下生殖道感染;④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⑤性卫生不良;⑥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⑦PID再次急性发作。
诊断:

诊断(3):最低标准、附加标准、特异标准
一、妇检符合最低标准,同时排除其他腹痛原因,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二、附加标准可让诊断更实锤;
三、特异标准:可确诊
腹腔镜诊断PID标准(3):①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②输卵管壁水肿;③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四、需明确病原体,SO妇检、测体温、白带常规、血常规、CRP、ESR、宫颈分泌物涂片、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后穹隆穿刺液涂片+培养、子宫内膜活检、腹腔镜取感染部位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等,必要时加上尿常规、血or尿HCG、降钙素原、盆腔CTorMRI,性伴尿液CT及淋病奈瑟菌(NG)检测。
鉴别诊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or破裂、急性阑尾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性肠病,值得注意处,这些疾病有可能合并PID!
治疗原则(4):①经验;②广谱(尽量覆盖:NG、CT、支原体、厌氧菌、需氧菌ect);③及时(诊断48小时内用药);④个体化。(2019规范说:抗菌药物至少持续14d)
一、非静脉给药
(一)方案A:①+②or+③ 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
①头孢曲松钠 0.25g(or头孢西丁 2g) 肌注 ONCE 之后改为 + 二代or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口服 × 14d;
P.s.: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克洛 0.25g(2片) 口服 3次/d × 14d(空腹服,孕妇及哺乳期慎用,青霉素及头霉素过敏慎用,哮喘慎用);头孢呋辛 0.75g 口服 2~3次/d ×14d(孕妇及哺乳期慎用,青霉素过敏禁用)
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唑肟、头孢噻肟 口服 × 14d
②覆盖衣原体和支原体
多西环素 0.1g 口服 2次/d × 14d;
米诺环素 0.1g 口服 2次/d × 14d;
阿奇霉素 0.5g 口服 1次/d × 1~2d 后改为0.25g 口服 1次/d × 5~7d;
③甲硝唑 0.4g 口服 2次/d × 14d。
(二)方案B:①+②
①氧氟沙星 0.4g 口服 2次/d × 14d;
左氧氟沙星 0.5g 口服 1次/d × 14d;
(2019规范说还有 莫西沙星 0.4g 口服 1次/d × 14d)
②甲硝唑 0.4g 口服 2~3次/d × 14d。
二、静脉给药(临床症状改善后继续静滴至少24h,然后改口服,总治疗时间至少持续14d)
(一)方案A:①+② or+③ 头霉素or头孢菌素类
①头孢西丁钠 2g 静滴 4次/d;
头孢替坦二钠 2g 静滴 2次/d;
头孢曲松 1g 静滴 1次/d;
②多西环素 0.1g 口服2次/d × 14d;
米诺环素 0.1g 口服 2次/d × 14d;
阿奇霉素 0.5g 静滴or口服 1次/d × 1~2日后改为 0.25g 口服 1次/d × 5~7d;
③甲硝唑 0.5g 静滴 2次/d。
(二)方案B:①+② 喹诺酮类+甲硝唑
①氧氟沙星 0.4g 静滴 2次/d;
左氧氟沙星 0.5g 静滴 1次/d;
②甲硝唑 0.5g 静滴 2次/d。
(三)方案C:①+②+③ 青霉素类+四环素类
①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3g 静滴 4次/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g 静滴 3~4次/d;
(2019规范说还有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 静滴 3次/d)
②多西环素 0.1g 口服 2次/d × 14d;
米诺环素 0.1g 口服 2次/d × 14d;
阿奇霉素 0.5g 静滴or口服 1次/d × 1~2日后改为0.25g 口服 1次/d ×5~7d;
③甲硝唑 0.5g 静滴 2次/d。
(四)方案D:①+② 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注意药物的耳、肾毒性!!NS不良事件!)
①克林霉素 0.9g 静滴 3次/d 症状改善后继续静滴24~48h,然后改为 口服 0.45g 4次/d × 14d;
林可霉素 0.9g 静滴 3次/d;
②硫酸庆大霉素 首次负荷剂量 2mg/Kg 静滴or肌注 3次/d,维持剂量1.5mg/Kg 静滴or肌注 3次/d。
三、keben说NG培养(+),首选头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如果过敏可考虑应用喹诺酮。2019规范说确诊NG感染,首选静脉给药A方案or非静脉给药A方案,对于选择非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者应加用针对NG的药物。
四、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3):(一)药物治疗无效:TOA或盆腔脓肿用药48~72h体温持续不降,中毒症状加重or肿块增大,应及时手术;(二)脓肿持续存在:病情好转,但用药2~3周肿块仍未消失,应手术切除,以免日后再次急性发作;(三)脓肿破裂。
手术范围: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or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病人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五、中药治疗及物理治疗:前提是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啊。2019规范推荐的有康妇消炎栓、桂枝茯苓胶囊、红花如意丸,可减少慢性盆腔痛后遗症的发生。
(2019规范)特殊PID诊治建议(PID后遗症专题见后文)
一、输卵管卵巢脓肿:抗生素治疗+脓肿引流or腹腔镜探查。可疑脓肿破裂、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时,首选Lap探查;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者首选穿刺引流。
二、宫内节育器相关的PID:一般发生在放IUD后3周内,轻中度PID取不取IUD无所谓。如要取出IUD,则在PID治疗的平稳期再考虑。
三、妊娠期or哺乳期PID:住院静滴,禁用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产褥期,如不哺乳首选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静脉给药方案;如哺乳可考虑三代头孢(e.g: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甲硝唑,即前述静脉给药的方案A,但甲硝唑后3d内禁止哺乳。
如发热超过5 d,需行盆腔增强CT或MRI检查以除外血栓性静脉炎及深部脓肿。
四、Fitz-Hugh-Curtis综合征:指与PID相关的肝脏包膜的炎症,发生率约4%,常以急性or慢性右上腹疼痛or不适就诊,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探查。
五、盆腔放线菌病:属于慢性脓性肉芽肿性PID。一旦确诊需应用大剂量长疗程抗菌药物治疗,目前推荐治疗包括青霉素G 2000万U/d或阿莫西林4~6W,随后青霉素V 4g/d口服6~12个月。克林霉素、四环素及红霉素可作为备选,对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磺胺类及利福平敏感。必要时辅助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抗菌药物治疗可缩短至3 个月。
六、盆腔结核:转专科医院治疗。
性伴:PID患者出现症状前60d内接触过的性伴很可能感染NG或CT,所以性伴要查NG或CT及治疗。如PID患者检测出性传播感染(STI)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性伴需要同时接受治疗。(2019规范)
随访:用药72h评估,必要时手术。如果为CT或NG感染,治疗结束后4~6W及3~6M检测病原体。
最后编辑于 2022-06-01 · 浏览 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