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非猴痘病毒流行国爆发猴痘病例:猴痘疫苗和接种相关循证依据汇总
查看病例
自2022年5月13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了来自12个非猴痘病毒流行国的猴痘(monkeypox)病例。
目前,猴痘传播的全面程度和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正在进行,但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并未与猴痘病毒流行地区建立旅行联系。根据目前可获得的信息,病例主要但不仅限于在初级保健和性健康诊所寻求护理的男男性行为者。

Figur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cases of monkeypox in non-endemic between 13 to 21 May 2022, as at 13:00. <WHO>

Table 1. Cases of monkeypox in non-endemic countries reported to WHO between 13 to 21 May 2022 as at 13:00 <WHO>
本文来自循证医学知识库UpToDate临床顾问的《痘苗病毒用作天花疫苗》、《旅行免疫接种》及《研究环境下的痘苗病毒》等专题中的猴痘病毒相关循证内容,与广大同道分享。

猴痘病毒是什么?
猴痘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正痘病毒,可引起与天花病毒相似的皮疹。这些病毒密切相关而且存在免疫交叉反应;但猴痘病毒感染的致死率更低。

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图片
图源:UpToDate临床顾问

电镜下的天花病毒
图源:UpToDate临床顾问
猴痘病毒的流行病学
大多数报道的猴痘病例(>1000例/年)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猴痘在该国呈地方性流行;在刚果盆地和非洲西部的热带雨林中有散发病例报道。自2016年以来,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以及塞拉利昂均已报道了人类猴痘病例。
在非洲西部和中部所有国家的猴痘病例数都在不断增加;在2018-2019年间,英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的尼日利亚旅行返回者中出现了5例病例。
猴痘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上述病例增加可能是由于人类和动物的接触更加密切(由于人群流动、内乱、采伐森林和气候变化)以及既往常规天花疫苗接种(在20世纪80年代停止)产生的群体免疫力逐渐减弱。食用丛林肉、接触啮齿动物和接触受感染个体似乎均是危险因素。
关于痘苗病毒
痘苗病毒是大的双链DNA病毒,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痘苗病毒与导致天花和猴痘的天花病毒同属于一个科。
然而,与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易于传播的天花病毒不同,痘苗病毒通过有破损或擦伤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传播。天花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是人类。相反,尚不明确痘苗病毒的自然宿主,痘苗病毒具有感染大量动物的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这种能够感染大量物种的多种细胞系的特性,是将痘苗病毒广泛用于研究实验室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世界范围内,痘苗病毒都是被用作天花疫苗的活痘病毒。随着世界范围内天花的消灭,已不再常规实施痘苗病毒免疫接种。
一方面,担忧天花用作生化恐怖武器,需要对风险人群再次接种;另一方面,痘苗病毒在研究实验室中被广泛用作表达载体,也可能被用作重组疫苗载体或溶瘤剂,故依然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此外,军队也一直在对新兵进行常规的天花疫苗接种。
感染病科临床医生可能会遇到接种天花病毒疫苗或实验室意外暴露而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或被询问是否需要因职业暴露于痘苗病毒或其他正痘病毒属而接种疫苗。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停止常规接种该疫苗后,当前决定接种复制型活疫苗(ACAM2000)的人群通常为从事痘苗病毒工作但未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生物恐怖主义与天花疫苗
随着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病毒,痘苗病毒不再作为常规疫苗进行接种。但2001年10月,美国发生了炭疽生物恐怖袭击事件,此后美国政府竭力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天花病毒的故意或意外泄露及暴露。最开始是尝试为潜在第一反应者和医护人员接种疫苗。此外,还提供资金支持现代天花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以及抗痘病毒治疗的研发。
美国政府还购买储备了天花疫苗。出现天花病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届时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将发放疫苗。
强烈推荐下列研究人员应接种疫苗:
●暴露于猴痘病毒或高滴度痘苗病毒的人员(即意外暴露于一滴病毒即可达到感染的剂量)
●直接使用针头给动物接种重组痘苗疫苗的人员
●工作中接触毒力可能增强的痘苗病毒的人员
需要获得所有接受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包括相关利益和风险。
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临床医生也应记住,具有下述情况的人员暴露于痘苗病毒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
●免疫缺陷者(先天性、获得性或药物诱发性)
●有湿疹、特应性皮炎或其他剥脱性皮肤病病史的个体
●妊娠女性
●心脏病患者
在研究环境中存在这些禁忌证的个体不应接种痘苗疫苗。有预防接种禁忌证的个体也许应考虑不要从事痘苗病毒或其他人类正痘病毒属相关的工作。
预防接种的相对禁忌证是受种者与有上述任何情况的个体密切接触,但这方面仍有争议。
有预防猴痘的疫苗吗?
目前有2种天花疫苗:复制缺陷型改良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odified vaccinia Ankara, MVA)疫苗和复制型天花疫苗(ACAM2000)。Dryvax疫苗于1931年首次获批,曾在美国根除天花之前使用。这种复制型疫苗从受侵染动物的皮肤和淋巴中培养制备而成,现已不再使用。
●2019年9月,美国批准MVA疫苗用作天花/猴痘疫苗。2013年,加拿大和欧盟批准该疫苗用作天花疫苗。该疫苗不同于复制型疫苗,它不会产生感染性子代病毒。
●2007年美国FDA批准使用ACAM2000。在美国,ACAM2000只能通过CDC获得。2008年,这种细胞培养生产的天花疫苗取代Dryvax疫苗成为储备疫苗。
关于MVA-BN疫苗
MVA-BN(Modified Vaccinia Ankara – Bavarian Nordic;美国商品名为Jynneos)是一种非复制型痘苗病毒减毒活疫苗,于2019年9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天花和猴痘。临床试验显示,接种MVA-BN后的抗痘苗病毒抗体滴度不亚于接种传统复制型天花活疫苗。MVA-BN是唯一获批用于预防猴痘的疫苗;预计在2020年可在美国上市。在欧洲和加拿大,MVA-BN获批用于预防天花(商品名分别为Imvanex和Imvamune)。
(1)MVA-BN疫苗的适应症
MVA-BN疫苗适用于猴痘感染风险较高的≥18岁成人,用于预防猴痘病。旅行者中的猴痘风险尚未得到正式研究;但前往相对人迹罕至的非洲地区的旅行者中,1年内出现了5例旅行相关病例,提示其风险显现。
(2)MVA-BN疫苗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个体禁止接种;但在暴露或暴发的情况下,发生严重猴痘的风险很可能超过疫苗接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针对基于复制型痘苗病毒的疫苗的禁忌证(如心脏疾病、湿疹、HIV或免疫抑制)均不适用于MVA-BN。基于复制型痘苗病毒的疫苗可见的心脏毒性(心肌炎或心包炎)和其他不良反应(如痘性湿疹、接种后脑炎或坏疽性牛痘),在MVA-BN中未见报道。
(3)MVA-BN疫苗的用法用量与接种程序
MVA-BN使用普通注射器针头皮下注射,不需要传统复制型天花疫苗所用的特殊分叉针头。共2剂(每剂0.5mL),间隔4周给予。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尚未确定。对于既往接受过针对天花的疫苗接种的健康个体,可接种单剂(0.5mL)MVA-BN预防猴痘(超适应证用法)。
本文内容来自UpToDate临床顾问《痘苗病毒用作天花疫苗》、《旅行免疫接种》及《研究环境下的痘苗病毒》等专题,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