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缝线”的使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后文以 LC替代),是腹部外科的基本手术,相信也是大多数腹腔镜外科医师的“入门级”手术。然而,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普外科医生,包括肝胆胰外科专科医师也承认在此术式上都遭遇过噩梦。包括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肠瘘等等。套用国内著名胆道外科专家——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张永杰教授针对LC的评论“在做LC的时候,我的腋下是冒汗的”。我的硕/博士生导师,著名普外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彭承宏教授也有相同的评论——“永远不要因为你完成了多少例LC,就告诉别人我能做LC,只能说,我能完成这个LC”。大量资料表明,LC术中的副损伤很多是高年资医生造成的,也是胆道外科医疗纠纷的来源,且很多意外并非在急性炎症的条件下发生,甚至只是在系膜胆囊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这似乎与其“入门级”手术的“名头”似乎不符。总之,这个教科书上只包含“解剖胆囊三角——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离断——剥离胆囊”的手术想做的很好也不是那么容易。
作为一个工作四年不到,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到1年的普外科“青椒”,我还在外科基本功的修炼阶段,逐渐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手术,那么LC必然在内,近一年多,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了相当一部分LC手术,大多数是择期手术,难度并不能说很大,但是却也遭遇了胆漏、肠瘘,术中出血,术后黄疸等并发症,还有一些需要被“救场”的LC,可以说带给我内心的恐惧与纠结并不低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当然不排除因为压力的原因,所以几乎每例LC都录像了,为此我专门制作了一些开展LC经验及遭遇并发症的一些处理,今天想简单写写自己在最近两周在处理胆囊管的时候的一个技巧,或者说个人的体会,以供大家参考。这篇文章不涉及急性胆囊炎、误损伤、术后并发症等处理,纯粹是个人操作的一点想法。我也把这些问题剪辑成了视频一起发上来,在现在“视频满天飞”的年底,大部分学者更热衷于发布自己的一些成功案例,而我却更多的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也不避讳去展示他们,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促进自己的进步。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入路是从胆囊三角开始,尽管有部分学者认为逆切能够降低手术难度,但美国《安全胆囊切除术多学会实践指南》明确指出,逆切既不能降低手术难度,也不会减少术后并发症。逆切的初衷的减少胆囊三角重要结构的误损伤概率,希望将胆囊先行剥除,留一个“把“,但事实上个人个感觉是,顺切难度大的胆囊,逆切仍不好切,因为解剖结构不清的区域始终无法回避,且因为胆囊动脉主干没有结扎切断,剥离胆囊床时造成意外出血的概率会增大。因此,最近我做LC均是从三角区入路。
处理胆囊三角时,我们都想分离出如下层次,即胆囊管、胆囊动脉显示清晰,且长度适中,足够在其上利用数个Hemolock夹闭(视频1)。然而,很多时候,甚至不单纯在胆囊切除术中,只要在分离管道状结构时,就会出现背后“丝丝挠挠“的组织,导致上夹空间有限或者夹子走错道,无法露头,反复调整位置后夹子脱落于腹腔,甚至造成出血。这种原因有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分离不彻底,而是存在如下可能:1. 胆囊管后方有数条血管附着,过分利用分离钳打通间隙会因为强大的牵拉力量导致血管撕裂,造成意外出血,且小血管的出血有时会让你无从处理,因为近肝门区,即不敢盲目电凝,担心导致右肝动脉、右后肝蒂误损伤;也不敢放任自”流“,尽管理论上压力较低的血管适当压迫后可自行止血,但作为”青椒主刀“,大家必然经历过晚上睡不着觉的尴尬。2.胆囊管本身较短,加上“圆周效应”,用分离钳捅的洞十分有限,Hemolock钳无法进入,甚至出现掉夹的尴尬,而因为hemolock夹前端的“钩形构造”有时会钩住组织,从而取夹困难,更容易导致划破组织、误出血。3.术者操作技能有限,左右手配合不佳,导致腔镜下牵拉角度不佳,Hemolock钳无法在最佳角度进行操作。(视频2-4)
再看了一些名家和上级医师处理各种管道系统的方法后,就借鉴了一下(如李建伟教授处理中肝静脉分支,由于考虑可吸收夹可能存在夹闭不完全的可能,故而先行套线,适当牵引回来后上可吸收夹子夹闭,视频5)。于是我在处理胆囊三角,显露胆囊管后,先利用一根12cm左右的线以7分力量结扎胆囊管,向外侧(足侧)牵拉,再分别在线的两端上hemolock夹,闭合胆囊管。这样做有几个好处:1.在三角区纤维组织较多时,如较为肥胖的患者,或胆囊管后方血管密布,无法以分离钳大口分离时;亦或因为“圆周效应”,虽然钳子在分离隧道内可以开口很大,但由于结缔组织的回缩,这个孔并没有多大,从而使得粗大的hemolock夹钳根本伸不进去。那么缝线先行结扎胆囊管后,向外牵拉,由于结扎力量将管道“瘦腰”,就不会出现夹子不出头、走错道以及因通道较小而无法上夹的情况。2.部分患者的胆囊管较短,而hemolock夹闭是一个无法回头的操作,加上操作时,左手会向外牵拉胆囊,特别是初学者,这个力量很大,从而夹子夹闭后发现靠胆总管太近,自然有术后胆总管狭窄的可能,但此时已无力回头,只能寄希望于次日患者肝功能中总胆红素水平不要升高,哪怕只高一点,都会让你很崩溃、紧张。那么,如果先行缝线结扎,则可以作为上hemolock夹子的标记。由于是7分力,就算结扎点太近也可以调整而不至于勒坏组织,调整缝线位置后,以此为标记上hemolock夹子,就不会形成因夹闭位置过于靠近胆总管而担心术后狭窄了(视频6-7)









最后编辑于 2022-03-12 · 浏览 3.0 万 · 91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