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腔三维成像的实操叙事
2024年9月6日周五上午,我照例来在北京华信医院看诊,今天术后肠粘连专病门诊就诊的,是来自内蒙的女青年小任。小任在高中阶段间有餐后腹痛现象,大学期间不规则性腹痛有所加重,还经常腹泻。个性要强自律上进的她,克服病痛完成学业,后就职于某三甲医院,又通过了内科住院医师规培,正处在临床研究生的提高学习阶段。可近两年来,工作学习受到疾病严重困扰,腹痛主要位于中下腹,时重时轻,没有太多伴随症状,饮食排便大致正常,和经期也无关联,只得按慢性阑尾炎对症处置。2023-12下旬腹痛加重,以急性阑尾炎外科住院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2023-12-27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阑尾急性蜂窝组织炎改变。术后2周腹痛又起,自觉腹痛部位性状有所改变,时而呈现难以忍受的绞痛状。依旧无发热无腹泻等伴发异常,胃镜肠镜腹部超声CT检查来了个遍,查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小任请教了很多专家,查阅过很多文献资料,对我的专业信息也有长期关注,当下诊断考虑有术后肠粘连、不全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期待来京完成腹膜腔三维成像及小肠镜检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

患者小任腹部照片
缺乏临床特征的慢性腹痛病因查找,是临床让人生畏的诊断难题。病史经年累月,各项检查皆无异常,在排除器质性疾患后,判定为功能性腹痛,是病因剖析的大致思路。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待排选项还增添了术后肠粘连的烦恼。而腹腔粘连的检查诊断,是当下无解的临床困局。除非要价极高的剖腹探查或是腹腔镜检,否则镜花水月的腹腔粘连,始终是许多患者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气腹CT影像检查诊断腹腔粘连,是本人设计2007年初实现的创新技术。气腹的VR图像后处理,成就的腹膜腔三维成像,高清晰地原样复现腹膜腔形态和结构特征,成为术后肠粘连临床探索诊疗的利器和平台。腹膜腔三维成像于腹腔粘连的识别和判断,近乎接近腹腔镜检的直视效果。小任依据互联网发布的信息前来寻求帮助,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信赖。诊疗技术服务的沟通,和专业同行交流更加顺畅省心。我将手旁的《腹膜腔三维成像检查工作手册》,递过去让她参阅。告知若是空腹就诊,检查上午即可进行,但需住院完成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并简略介绍工作流程和诊疗计划。有着医者患者双重体验的小任,得遂心愿,欣喜认同,很快办好了住院手续。
正常腹腔是个萎陷的潜在间隙,腹腔注气使之膨张成实体空间的人工气腹,是项历史悠久的医疗操作。临床应用场合甚少,世人近乎遗忘。上世纪末腹腔镜微创手术兴起,作为手术工作环境的重要技术组成,人工气腹重又焕发生机。然而在手术室全身麻醉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和清醒患者的气腹造影技术,有着天壤之别。经过反复摸索实践,我们制定一整套便捷人性化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履行有创检查知情同意书签字后,我让小任宽衣依枕平卧在平板推车上,既是操作台也是移送的“宝马车”,气腹建成后,直接推送病人去CT检查室。左右下腹是腹腔注气的安全穿刺位点,可避免要害性的内脏及大血管穿刺伤。穿刺针道局部浸润麻醉后,腹穿的痛苦并不大,陌生的未知操作患者情绪难免程度不同的紧张。用棉签腹壁压个印记,标注穿刺针眼部位,是消除患者恐惧的招呼性适应。18号脉管留置针是我精挑细选的最佳穿刺工具,长度51mm内径0.9mm,能应对绝大多数患者的腹腔注气要求,穿刺伤风险最低。嘱患者屏气配合进针操作,针入腹腔后去除针芯,经软质的外套管进行腹腔注气,可减少内脏刺伤或呼吸动度造成的划伤。腹腔小量试注气毫无阻力,回抽无物,病人无异样感觉,就基本OK。其后连接注气导管,更换大容量注射器,一筒接一筒地往腹腔谨慎注气。注气导管自带开闭夹子,便利操作无需他人辅助。我边注气边聊天,询问病人感受,观察腹壁膨隆状况。注气初始小任毫无察觉,紧张的情绪逐渐释然。数百毫升气体入腹后,始有腹壁抬升感觉。我叩诊确认后,才放开顾忌,加快推注速度。随着腹壁膨隆,小任渐有腹部压迫感和轻度呼吸不畅,而膈肌抬升膨张,带来右侧肩背部的酸痛刺激。腹腔充气近2000ml,腹壁已充分膨隆,满足受检要求。既往受检气腹压力曾用微压表直接测量过,不过4~5mmHg,仅是腹腔镜手术工作气腹压的1/3,患者足可安全无虞。
气腹完成后,我和家属迅即推送患者到CT检查室。人工气腹患者处在不稳定的生存状态,持续过程应尽可能地缩短,以免不适反应引发不测事件。操作者要全程陪护,作好随时腹腔穿刺减压放气的安全保障。气腹患者自然是优先级的检查对象,若排队受检患者或CT工作人员有异议,应理直气壮地解释求取配合。常规腹部CT检查,腹腔脏器位置恒定,变动体位也不会有影像的变化,只需作平卧位扫描即可。气腹空间建立后,腹腔内可移动的内位脏器,主要是小肠及系膜并大网膜,行侧卧位和俯卧位扫描时,随地心引力发生移动,从而丰富了腹膜腔形态信息的显示,这些拓展性工作我们是实践中逐步认识并实施的。体位变动内脏移动会产生明显的牵扯不适,俯卧位压迫心肺,患者不适反应更显著,且受检体位会发生上下错动。用枕既增加患者平卧的舒适度,又有临时标尺的定位作用。每个环节现场监控,细节琐事亲历亲为,方保不出纰漏,四个体位的扫描合乎标准地安全完成。其后依据平卧位气腹空间的二维图像,确定腹腔穿刺放气的合适位点,送患者回病房诊室完成排消气腹的放气操作。
工作初期,人工气腹建立后,保留腹腔注气针管作CT扫描。须用大号的注射器针筒,竖立腹壁保护注气针及导管,要严格限制患者腹壁的错动,维护起来很麻烦,气腹排放效果并不好。不保留注气导管,改在腹中线气腹最高点再度穿刺放气,运送病人方便,排气效果更充分。借助CT图像已知晓腹腔粘连大致分布和形态,穿刺放气的选点可保安全。病人运送不必过于拘束,排气效果更充分。当我完成脐孔上方腹壁穿刺,拔出针芯的一刻,腹腔积气通过外套管快速泄出,发出吱吱的气流声。放消气腹操作如此简单,出乎许多患者预料,我常玩笑和熊孩子扎气球没两样。我持续挤压患者腹壁,并嘱小任屏气配合,加速气体的排出。在变换体位反复挤压后,再无气体外泄,仅留下两处针孔,气腹操作便告结束。患者基本恢复原样,个别患者还会有右侧肩颈部不适、内脏晃动等的异感,小任身体强健,立马生龙活虎地自由行走了。算上转送时间,整个过程耗时1小时。
余下的工作是采集数据,转移至GE图像工作站,建成三维图像,完成腹膜腔的检视。若是数据联网,可省却周折。但在放射科领地,使用忒不方便。数据不能传输,无非多跑路光盘拷贝而已。图像工作站安置在自家办公室专用,操控随意,资料管理使用,别提多自在。午餐后,我取来拷盘录入数据,如同开心的庄稼人,邀约同组医生、小任及家属共同赏析刚取得的劳动成果。
患者和家属充满好奇,平面屏幕如何展示三维结构,CT图像后处理成像的VR三维展示相当精妙,只是外行人不熟悉而已。螺旋CT技术上早已达到扫描容积空间的三轴同一性,奠定了三维体素为基础的容积立体成像。不过VR成像模式仅限于高密度的骨组织和血管造影的应用,软组织VR成像还是空白。腹腔注气形成气腹空间,将软组织的腹膜腔及内脏结构衬托出来,形成满意的腹膜腔三维成像,是国人首创的贡献和骄傲。VR参数设定多达10余项,我早已轻车熟路,腹部骨骼三维立体像一出来,就让初接触者啧啧称奇,而铮铮白骨瞬间添肌加肤,变成栩栩如生的躯体,更是惊悚万分了。每每于此,我便有桃源渔夫引人入胜的欣然。

盆腹部CT的VR骨骼三维像

VR三维成像界面有虚拟三维调节框,通过对三维框的操控,实现三维图像的检视。

软组织呈现的三维像

腹部体表三维图像
首先观察的是平卧位图像,除了上腹部的肝圆韧带(胎儿脐带连续的腹内结构),小任腹壁下是空空如也的气腹空间,没有任何异常连接,也即没有粘连。腹壁粘连的判定标准非常简明,除了肝圆韧带这唯一和前腹壁相连的正常结构,其它组织或器官发生腹壁悬吊,皆可认作粘连。侧卧位俯卧位图像,悬吊结构也是识别粘连的依据,只不过许多正常器官也会发生悬吊,需有专业知识作判别。小任的左右肝叶、胃、横结肠、大网膜、小肠、乙状结肠均正常位置和形态,右侧结肠形态正常,只是有些低垂,下缘抵达盆腔底部了。

平卧位图,显示腹腔脏器结构形态。见右侧盲肠及升结肠下移至盆腔。
侧卧位扫描,居于一侧的小肠和系膜,顺重力移向对侧,将覆盖的侧后腹壁深层结构暴露出来,是腹腔镜检所不及的特性。左侧卧位显示右侧腹腔形态,右侧卧位扫描显示左侧腹腔形态,我一边解说一边观察,小肠的位移非常顺畅,表明没有粘连羁绊。右侧腹腔的肝胆、右半结肠显露得非常充分,没有任何侧腹壁的异常悬吊粘连。可右后腹壁正常的悬吊结构该有的怎么没有啊?本应固着的升结肠回盲部,远离右后腹壁坠向腹中线。超量的重力位移,须是完全系膜化的游动右半结肠的表现。反观左侧腹腔,脾脏、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位置正常,形态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坠入盆腔的结肠,无非乙状结肠或游离异变的升结肠两种可能,小任当即补充介绍腹腔镜手术阑尾位于盆腔的信息,我基本认同右半结肠坠入盆腔的判断,还需请放射科专业人予以确认。俯卧位扫描,主要显示后腹壁悬垂的正常结构,能良好地观察盆腔子宫和直肠的部位形态,小任的图像没有异常。

左侧卧位图,显示右侧结肠及盲肠远离本该固着右侧后腹壁,向腹中线坠移。

右侧卧位图,显示左侧结肠正常形态,悬吊固着在左侧后腹壁。

俯卧位图,系膜化的右侧结肠,远离后腹壁,向腹中线坠移。
下午就下腹盆腔结肠的归属判断,我请教了 放射科同仁。她们依据肠管的延续走行,确认不是乙状结肠是升结肠。至此,我才正告小任检查的结果印象,阑尾术后腹腔无腹壁粘连,发生肠管子宫等的脏性粘连可能性极小,可继续腹腔镜检排除,但不推荐。进行小肠镜检查,当无腹腔粘连顾忌。回盲部和升结肠有较大的移动范围,属于完全系膜化的先天发育异常。检查的意外发现,并不表明寻及病变所在,不过依据医理和文献报告,移动盲肠是引发慢性腹痛的可能因素。其干预处置及效果,需待资料齐全再作评估。
小任对华信医院之行非常满意,开拓了眼界,学到了新知,对腹痛诊疗的努力方向,有了足够的信心。不知不觉中,原本十分难受的腹痛,竟有了明显的缓解。
叙事医学,以人文情怀和生活笔触,客观记叙具体案例的医疗实践活动,通过有人物,有需求,有困惑,有释疑,有技术,有观点且有温度的真实故事,整合医学的专业性和普世性,以改变临床服务缺乏情感的生冷硬僻形象。气腹CT检查的腹膜腔三维成像技术,公众普遍缺乏了解和认知,为此有心尝试新方式予以推介。请小任回馈诊疗感受和体验,充实医案载录内容。当下趁热打铁,书写文案,整理图片和注释,忙乎到晚间八点半,大功告成,发帖《慢性腹痛的叙事医案》于丁香园网站。

患者小任写下的诊疗体验(一)

患者小任写下的诊疗体验(二)
最后编辑于 2024-10-18 · 浏览 3.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