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医生,在不大的二级医院,如何快速成长?(完成)

普外医生,尤其是在不大基层医院工作的,想快速成长,很难很难!
原因有三:
1.不大的二级医院,意味着医院小,设备不先进,整体诊疗水平有限,患者不多;
2.不大的二级医院,普外科手术不多,大多数都是主任或上级医生做,尤其是平诊手术;
3.优秀的普外带教老师,很稀缺,尤其肯传帮带的更少;
接下来以我个人和周边同事、好友成长经历为基础,分享成长之路;
曾经的二甲医院工作经历:
2007年本科毕业时,不优秀的自己,没有关系,未能在广东找到工作,回到县二级医院;
2010年,工作两年后,带着医师资格证回到广州,也只能找到一份二甲医院普外科的工作;
前后在二级医院的普外科,工作8年整;
2007-2010年,除了拉钩,就是写病历,还有换药,处理各种并发症;
大多数管着科里大于50%的患者,最高记录28人,24小时值班后没有休息,经常再加12小时;
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多,收入是科里垫底的,1260元/月,有证后,也不超过5000元/月;
普外工作四年后,我还不知道自己当医生为了啥,还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普外医生,还不知道何时才能独立手术,工作从以下开始:
第一阶段 踏踏实实管好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工作,书本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经验
1.临床中遇到很多的困难,是上级医生和同事都没法解决的,需要向书籍找答案:推荐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梗阻、急腹症、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我参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把它们搞懂并掌握,最习惯该杂志一期就关注一类疾病的特点;
强烈推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适于基层普外医生

2.专研所管患者的并发症处理:切口感染、胆漏、胃肠瘘等等,参考书籍有《肠外瘘》第二版
经过十来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特长,这些经验我又分享到丁香园和个人公众号【负压引流与创面修复】,并做了丁香公开课,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处理术后并发症时,总结上级医生手术需要改进的细节:这个为后来自己独立手术,奠定基础,避免类似并发症
有这些心得和技术储备,当机会来临,就可主刀
3.不管多忙,不抱怨,但可以和上级医生及领导提出:主管患者28个时,我就和上级医生说,实在忙不过来,后来就分流了;
回广州上班时,整个外科只有一套一线值班,包含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普外只有我一个住院医,下夜班还得继续12小时,半年后和主任提出,一线值班,先分两套,再到三套;
那几年很忙,收入低,但我没有抱怨过,但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也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更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4.在丁香园学习:不管多忙,有空时就来丁香园,收获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没有丁香园,可能也没有今天的小小成果;
乳腺疾病,天津肿瘤医院的张斌教授;肛肠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的邵万金教授;还有烧伤版主陈文彬教授……
还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们,遍布全国各地,面对疑难杂症早期在丁香园讨论,后来在丁香园专科群里交流;
丁香园里获得的良师益友,是我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老师;
5.没有好的检查设备,在症状和体征上多下文章:二级医院的影像诊断设备,落后很多,但是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并不少
尤其对于急腹症、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性诊断,需要总结特点,形成自己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我进入三甲医院,即使设备升级后,还是有很多优势;
6.有机会,多参加各种专业的学术会议,虽然不会做,但是也得与时俱进;
第二阶段 当机会来临,把握好机会
1.阑尾,阑尾,重视阑尾
工作的第5年,在第二份工作的第二年,给主任扶镜子满一年时,有一天夜班新收一个阑尾炎,主任让我自己先做;
术前兴奋,术中不慌不忙的做完每一步,术后紧张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患者顺利出院,忐忑不安的心,才算平静下来;
单孔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普通器械,主任说你想做就做,从两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做熟了,感觉还是三孔对患者最好,手术过程快,我也顺手;
过去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大几百条,没有一次中转开腹,除外非阑尾炎的;
阑尾周围脓肿,也有好几十个,术后恢复好,未出现一个肠瘘;
后头看看,感谢主任的坚持,让我扶镜子一年,才放手给我主刀;
腹腔镜阑尾切除虽简单,做好它,并不容易;
一直坚持使用7号丝线打结,有时用3-0缝线缝扎;喜欢电勾,遇到难做的,加超声刀;
2013年,我为了聘主治,一个字一个字的码了这篇论文,很感谢中国微创杂志编辑部的老师,第一次修改地方达100处,前后半年,四次修改,才算完稿

既往在丁香园分享的经验帖子:
1.一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术中图片分享(附发表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论文一篇);
2.腹腔镜下阑尾根部穿孔处理经验分享(分享给初学者,减少中转开腹);
3.2018年急腹症的第一个坑:85岁阑尾坏疽且有腹膜炎,竟然合并回肠穿孔!
4.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若干注意事项(建议有娃的爸妈们看看)
包含腹腔镜儿童阑尾切除、腹腔镜妊娠期阑尾切除等等,做好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同时,我掌握了腹腔镜下的切、分离、缝合、冲洗、切割闭合器、超声刀等基本功;
2.胃十二指肠穿孔
除急性阑尾炎外,胃十二指肠穿孔是基层医院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了
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沉淀下来的腹腔镜基本技术,这个就不难了;
腹痛三天的消化道穿孔,140心率、49呼吸考验麻醉和术后的ICU(治愈出院)
3.腹股沟嵌顿疝
第一例主刀的腹股沟疝,是急诊来的嵌顿疝,局部肠管发黑,切除坏死小肠后bassini;第一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也是急诊嵌顿疝,没有肠坏死;
4.痔、肛瘘、肛周脓肿
肛周疾病,在基层占比很大,这些手术,我在丁香园学习多,尤其是邵万金教授
第三阶段 带着问题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交流】我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进修的点点滴滴体会(进行性更新)
来自基层医院的我,目标很明确,主要就是胆囊、胆道、疝这几个常见病,最后一个半月还去了瑞金医院乳腺中心;
第四阶段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坚持患者利益第一,做力所能及的去照顾好主管患者
技术层面到此,是精益求精,技术之外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即使有术后并发症或恢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以获得患者的谅解。
小结:基层普外医生,是很难快速成长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技术需要时间积累,一步一步的实践,有一天会突然廓然开朗,很多手术都会了,即使是第一次做,也做得很好!
----一枚基层医院的普外医生
欢迎有故事的您,一起分享
最后编辑于 2021-12-29 · 浏览 5.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