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每日一文】早期肠道菌群干预可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中很常见,约6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被定义为总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且通常发生于出生后第一周。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不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但也有研究显示其与后期不良健康结局如童年期哮喘、1型糖尿病、视功能受损等相关,因此生理性黄疸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肠道菌群介导了人体内胆红素的排泄。然而早期肠道菌群与新生儿黄疸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近期,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描述新生儿的胎粪微生物组,并阐明其与新生儿黄疸风险的关系,并为干预早期肠道微生物组的潜在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知识基础。
这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募的301对母子。主要结果是在42天随访时获取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新生儿胎粪样本在出生后12h内收集,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以分析胎粪微生物组。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是可能会影响产妇和新生儿肠道菌群的3个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孕期吸烟、喝酒、服用抗生素、生育史和婴儿喂养方式。
结果显示,在301名新生儿中共有141名出现生理性黄疸,发病率为46.84%。另外160名未发生黄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研究人员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评估早期肠道微生物组α-多样性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ɑ-多样性与剖宫产婴儿黄疸风险降低显著相关(OR 0.72, 95%CI 0.52-0.98),而在阴道分娩婴儿中未发现两者的相关性(OR 0.98, 95%CI 0.83-1.15)。研究人员推测,对于微生物组多样性相对较低的阴道分娩婴儿,细菌的快速定植弥补了多样性的缺乏,从而降低了微生物组多样性对黄疸发展的影响。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剖宫产婴儿中,双歧杆菌相对丰度较高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风险显著较低(OR 0.24, 95%CI 0.07-0.68)。在全部婴儿中,双歧杆菌丰度较高能够显著降低黄疸风险(OR 0.55, 95%CI 0.31-0.95)。但在阴道分娩婴儿中,未发现两者的相关性(OR 0.68, 95% CI 0.34–1.34)。
同时,研究人员进行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与ɑ-多样性显著相关(P<0.01)。
综上所述,早期肠道菌群干预可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未来还需进行大规模的人群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Dong T, Chen T, White RA, Wang X, Hu W, Liang Y, Zhang Y, Lu C, Chen M, Aase H, Xia Y. Meconium microbiome associ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2018 Sep 20;9(9):182.
【往期阅读推荐】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