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外科基本功

发布于 2021-08-18 · 浏览 1819 · 来自 Android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6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外科基本操作

一.无菌操作:


1.不要忘记无菌手术,发生感染是外科医生的耻辱,有的外科医生刷手都不过关,尤其是!



2.口罩不要露出鼻子,某医院的胃肠外科有1/2个医疗组长就在那露着鼻孔 ,带好口罩也不会憋死! 而且最搞笑的就是带出来的学生也是这个样子,露着鼻孔就上手术台!这就是为什么身教重于言传;



3.颜面部不要离手术野太近;



4.不乱丢乱放脏纱布,找纱布应该都经历过吧;



5.不要忘记换下破损的手套;



6.缝皮前不要忘记洗手;



7.不要忘记消毒接触粘膜的器械和手指;



8.吸引器管有菌和无菌的不能混用;



9.不要用标注不明的或过期的失效的一次性材料;



二.结扎:


1.不做不确实的结扎、不打滑结



2.打结时不要断线,这个就是手上的功夫,初学者要总结体会力道!



3不要用太粗的结扎线;



4不要在打第一个结时双手就交叉,就是第一个节打正节



5.用合成线结扎时不要忘记打三个结;



6.不得大块结扎大网膜,你观看手术的时候粗和细,其实都提现在细节中;



7.集束结扎线不得剪得过短,吻合口线不要留得过长;前者防松脱,后者减少异物残留;



8.结扎时不得牵拉组织;



9.外科医生不得放弃练习打结, 就像歌唱家每天早晨练嗓子一样,一日不练十日空;



三.止血:


1.不得放任活动性出血,大手的视野都很干净,现在有种说法叫“白手术”;



2.不因出血点小而疏于止血;



3.不要忘记全身和局部易出血的因素存在;



4.意外的出血不得乱夹乱扎;



5.不要忽视器官断面的出血;



6.不用纱布搓擦出血部位,一般开腹的手底下有要压块湿纱布;



7在确认无出血前不得关腹;



四.缝合:


1.缝合时拔针抽线不要过快;



2.不对脾脏随意下针乱缝,拥为啥你知道吗?



3.缝合不要过紧、过松、过疏、过密,说白了还是基本功;



4.不得用器械吻合来掩饰自己缝合技术的拙劣;



5.不要认为吻合器都是好的,手缝的一样不漏,当然大家懂为啥吻合器盛行



五.切开与显露:


1.手术切口不是越小越好,一味追求只会给自己增加困难,显露是解决战斗的一半;



2.不要死拉钩、拉死钩,我觉得拉钩的最高境界就是术者感觉不到你在拉钩, 不用他调整,专业拉钩小弟20年,赞我!



3.不要将创口和内脏裸露在外,需要暂停等的时候,还是湿纱布覆盖;



4.大棉垫的系带不得塞进腹内,外面的切口一样不能用有铅丝的纱布包扎;



5.不得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钳夹,所谓的盲目止血要不得;



6.不在一处做过深的游离,不在小视野内盲目操作,口子开的小了,为了一点面子不值;


7.不要闲置左手,左手甚至比右手更重要,原来的老主任带出来的那几个主任基本都是左手打结;



8.游离肿块不得孤军深入,要学会打包围战,一窝端,enblock 原则;



六.探查:


1.开腹后探查不得马虎了事;



2.探查不得从病变部位开始;



3.手术探查不得“翻箱倒柜”,费时过长,手术做得快,就是废动作少;



4.术中不得忽视出血颜色的变化;



七.引流:


1.引流管头部不得靠近吻合口;端口要离开吻合口1—3cm;



2.引流管固定线不要离皮肤太远,下来病人疼痛增加;



3.引流管icon不要从原切口引出体外,另戳孔;



4.不过分相信和依赖引流管,引流管是补救性措施,有时候也是心里安慰,有些大咖做大手术一根引流管都不放,包括胰十二指肠;



5.当然该放的引流物不要犹豫,有人放引流是对自己手术的不自信,我胆子觉得一般放一个还妥帖一点;



6.吸引器的负压不要太大,脑外的吸引器是随着深入逐渐变小的;



八.无瘤化操作:


1.不在肿瘤上操作;



2.不随意扩大癌根治手术范围,无意义;



3.不用手直接接触肿瘤no touch原则;



4.不要忘记肿瘤的综合治疗;



九.器械使用:


1.止血时血管钳不要张口太大;



2.圆刀片不用尖,尖刀片不用腹;



3.持针器长轴不要和切口长轴成角;



4.不得将带钩的器械用在腹内操作;



5.手和器械不得放在患者的胸前,都是有血的教训的;


转载自今日头条号“外科一哥”(华西医院普外科医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19

2 55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