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和我一起读书2:结肠与直肠外科学(第5版) Marvin L.Corman原著

发布于 2021-06-16 · 浏览 1972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3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第2本书:结肠与直肠外科学(第5版) Marvin L. Corman原著 ; 主译:杜如昱 王杉 汪建平 ,2009.2

P241页: “第10章  肛门直肠脓肿

原文“肛门直肠脓肿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过程,初始症状常表现为潜在的肛瘘。”“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脓肿及肛瘘的原因被认为是肛腺导管堵塞,这就是所谓的隐窝腺体理论。”

P243页:原文“治疗 美国结直肠外科协会制订了若干疾病治疗指南,包括脓肿和肛瘘的指南。协会的建议值得引用。”

P243页:原文“急性脓肿    脓肿应该及时引流,缺乏波动感并不是延迟治疗的理由。”“当仅有皮肤红肿而无明显肿块时,可误导医生以为切口引流对患者没有好处。尽管缺乏波动感或明显的硬结,脓肿通常也已经形成。单用抗生素治疗在肛门直肠脓肿的处理中并无位置。Kodner指出:疼痛意味着需要引流。”

P243页:原文“术后抗生素的应用  对进行切开引流的患者术后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存在争议。对高危患者(例如有心瓣膜病、免疫抑制或糖尿病等),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

P244页:原文“同期肛瘘切开术    如果肛瘘内口位置较低,医生可选择在引流的同时行瘘管切开术,避免二次手术。”

P244页:原文“评论  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肛周脓肿引流时通常不能发现肛瘘。若是单管、低位肛瘘,如果瘘管切开很容易进行,笔者建议在引流同时给予切开。如果患者能耐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同时进行瘘管切开术是一个好的选择。”

P245页:原文“住院患者引流    确认内口是否存在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在引流前放入肛门镜的同时压迫脓肿部位,脓可能从肛窦排出。”

P245页:原文“肛管内超声诊断学   作者总结认为,在某些临床情况下肛管内超声有其价值,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需要使用。”

P255页 :原文“第11章 肛瘘    据说,因肛瘘手术导致的医疗问题比其他任何手术更易使外科医生遭受责难。肛瘘手术的并发症很多,包括粪便污染衣物、排出粘液、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以及脓肿和肛瘘的复发。在美国,结直肠外科医生最常被诉诸于法律的原因之一,就是肛瘘手术引起的控便功能失调,甚至是在手术操作无差错的情况下。这也是外科医生要尽可能详细说明手术风险的原因。事实上,没有医生能够保证穿行于外括约肌重要部分的肛瘘术后肛门的精细控便功能不受影响。显然,最有机会提供最好疗效、最少并发症和最小功能丧失的是首次治疗病人的医生。”

P258页:原文“治疗的实践参数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的标准实践任务组已经确定了结直肠疾病治疗方面的实践参数。这些参数在肛瘘的评价和治疗方面也适用。尽管笔者十分肯定所有以下描述和推荐都与那些参数一致,但仍建议读者去查阅协会有关肛瘘的评价和治疗指南。”

P248页:原文“肛瘘瘘管的确认     医生如何确定肛瘘的类型、瘘管的走行和内口的位置?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其基本的原则和程序包括Goodsall规则的应用、详细的体格检查、探查瘘管、多种注射和放射造影技术。”

P248页:原文“Goodsall规则    当瘘管外口位于横径线前方,内口通常呈放射状与外口相连。反之,外口在横径线后方时,内口常常位于后正中线处。必须强调这仅仅是一个规则,而不是法则。虽然对某些异常表现的解释尚存争议,但后方的瘘管可能是由于后正中线的纵行肌肉和外括约肌融合的缺陷所导致。因此,经括约肌肛瘘很可能发生在此位置,然后瘘管可进入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直肠窝。Cirocco和Reilly回顾性分析了216例接受肛瘘手术的患者,并评价此规则预测的准确性。外口在横径线前方的患者,有49%存在放射状方向的瘘管。但外口在横径线后方的瘘管,Goodsall规则的准确性则较高。实际上,此规则在瘘管不明显时可帮助医生发现瘘管,但不能替代精细的技术、瘘管行径的清楚确定和内口定位。”

P258页:原文:体格检查     如果肛瘘的位置相对较表浅,仔细触诊可触及进入肛管的增厚条索,这是括约肌间肛瘘最具有特征性的发现。

P258页:原文“置入探针    探针从外口和内口放置。虽然有时通过内口置入更容易确认瘘管,但从外口置入常能更好的显示瘘管的走行。在内口、外口同时放置探针,若两针头相触及,便可确定瘘管的位置。”

P263页:原文“肛瘘手术通常采用电灼进行。因为确认瘘管走行需要干净的手术视野。在这样一个血管如此丰富的区域,没有比电灼更好的止血方法。”

P264页:原文“常见肛瘘的治疗  切口的外部应比肛瘘内口切口更宽一些,因为皮肤较肛管粘膜愈合更快。”

P265页:原文“再次重申笔者优先考虑的手术治疗原则:确认瘘管;切开瘘管;切除部分瘘管组织做病理检查;外部切口更宽;缝合肛管的切缘。”

P279页:原文“肛瘘外科治疗结果   由于肛瘘手术过多的取决于外科医生个人的技术、肛瘘的类型和病因,所以判断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困难。许多发表的论文对这些因素无明显的描述。判断肛瘘手术成功如否应基于以下3个标准:复发、延迟愈合、失禁。分析既往发表论文的结果可得出一些规律:肛瘘越复杂,内口越高;括约肌分离越多,愈合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粪便污染的危险越大;复发最可能的原因是对内口没有正确确认和充分切除。”

P281页:原文“直肠粘膜瓣推移修补   笔者很高兴读到最近这些关于治疗效果不好的报道。笔者正在开始思考自己的技术是否存在问题。笔者的个人经验已经让笔者告诉病人进行三个手术中其中一个可能会失败。笔者认为,那依然是不足够好的,因为,当我们实行瘘管切开术(或挂线术)可以使98%的病人治愈,但病人会付出一定的费用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便功能。以笔者的经验看来,要求进行粘膜瓣推移术的病人,就像要求行组织胶粘合术患者一样,他们会读一些关于这两个术式的资料,而且害怕便失禁超过担心复发。但是只要病人愿意选择其中的一种,笔者都会尽力去治疗,并努力减少病人的伤痛。如果失败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选择。当笔者说到这些肛门疾病(肛瘘)的处理时,大多数外科医生会觉得脸上无光,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肛瘘手术往往没有其他手术那样好的治疗结果。”

img
img
img

(免责申明:我相信,人性本善,大多数人都是好的。我是一名有着执业医师证的在职医师。我从书店购买了此书的正版,而非电子版或盗版,并从中获得专业提升。我非常尊重本书以及本书的作者。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我,我会及时按照著作者所要求的方式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1-07-03 · 浏览 1972

3 23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