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TCC植入后位置不佳的调整
患者是一个老年女性,既往曾有右侧颈内静脉TCC植史,使用数年后因导管功能障碍拔除。两周前曾行左侧颈内静脉TCC植入术,术中TCC导管头部卡压在上腔静脉起始段,无法沿导丝下行,术后TCC使用数次后即出现流量不足,无法正常血透。入院后X光显示TCC形态如下图

从TCC形态上看,应该是头端卡在上腔静脉壁而导致导管无法下行,为确定上腔静脉是否通畅,先经导管做造影,造影影像显示上腔静脉通畅如下图。

看起来TCC导管头部可能是卡压在上腔静脉壁的纤维鞘(前次右侧颈内静脉TCC拔出后遗留),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下导丝沿导丝送导管显然是行不通,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使TCC头端离开上腔静脉壁,进入管腔内,然后沿导丝下行。因此,我们使用了牵张导丝技术。所谓牵张导丝,就是将导丝从TCC进入头端出来后经上腔静脉,右心房进入下腔,再想办法从一侧的股静脉将导丝拉出体外,这样就能把TCC导管串在导丝上,将导丝牵张后使导管头端离开上腔静脉壁,同时由于是导丝牵张以后将左侧无名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的角度拉平,导管能够重新在体内塑形进入上腔静脉的下段。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导丝从一侧股静脉拉出体外?在股静脉置鞘,单纯使用导管导丝去“穿针引线”进入鞘内恐怕会很困难,因为股静脉管腔比较粗,因此我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介入工具,血管内抓捕器(下图)。

于是整个策略明确了,采用2.6m的超滑0.035导丝从左侧颈内静脉TCC进入体内,左侧股静脉置鞘后将抓捕器从股静脉鞘上行抓住导丝拉出体外,由此形成从颈到股的牵张导丝,从而使TCC导管在体内重新塑形。


重新塑形后TCC头部已经从上腔静脉上段进入下端近心房处,脱离上腔静脉壁,测试透析导管抽血良好,手术结束,术后患者使用TCC透析流量充足。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