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推注呋塞米, 2 小时后患者竟排尿困难!
聊起一例有意思的病例,患者排尿困难和呋塞米这个药物有明显的相关性,「呋塞米是利尿药,还会导致排尿困难? 尿液太多尿道拥挤了不成~?」
01. 病例再现
患者,男,71 岁。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予呋塞米治疗。
首次用药剂量为 40 mg 静脉推注,用药后 2 小时出现下腹痛,尿意强烈。但排尿时出现排尿不畅,尿滴沥,伴有尿痛,持续 10 余小时逐渐减轻,20 小时后症状完全缓解,缓解后排尿通畅,无任何不适感。
经详细检查排除前列腺疾病和尿道炎所致。隔日再次应用呋塞米 40 mg 静脉注射又出现上述症状,后改用口服呋塞米治疗也出现类似反应。停药后症状缓解。追问病史,既往应用此药时有相同反应。后经改用其他利尿药物治疗,虽有尿量也增加,但未出现排尿困难。
02. 其他类似病例
张端阳报告静注呋塞米 20 mg 导致急性尿潴留 3 例,分析与个体敏感性有关,均于用药 0.5 小时左右出现急性尿潴留,均能排除其它药物作用及尿路梗阻等原因。分析原因可能是在用药后短时间内膀胧快速充盈,导致膀胱平滑肌过度扩张而收缩无力。
刘玉玲报告一位 71 岁女性患者,使用静滴呋塞米 60 mg/日,使用 3 天后出现急性尿潴留。
杨树民对药源性尿潴留 367 例分析,其中 7 例因为使用呋塞米,下图:

▲ 药源性尿潴留367例分析
03. 呋塞米与尿潴留相关性的判断
本案例相关性:

04. 呋塞米导致尿潴留机制
尿潴留是由于膀胱排空功能受限导致尿液潴留的一种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尿潴留。患者常表现为排尿不能,通常有下腹部或耻骨上不适。
药源性尿潴留是指由于药物作用引起的膀胱内的尿液不能排出,导致膀胱充盈,下腹胀痛,患者虽然充满尿意,就是无尿排出。
国内学者分析认为与个体敏感性有关,可能是在用药后短时间内膀胧快速充盈 , 导致膀胱平滑肌过度扩张而收缩无力 。以上提示我们对敏感患者静注速尿后要督促尽早排尿 ,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所致的急性尿储留发生。
05. 其他导致导致尿潴留的常见药物
有多种药物可诱发急性尿潴留,其中最常见的是抗胆碱能药和拟交感神经药。
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急性尿潴留。阿片类和抗胆碱能药物可减弱膀胱感觉;抗胆碱能药物可降低逼尿肌收缩力。拟交感神经药可增加膀胱颈区域平滑肌张力。

06.药源性尿潴留的治疗
1. 急诊处理
急性尿潴留的初始治疗是立即导尿进行膀胱减压,并取标本进行尿液分析和尿培养。若最初导尿量不足 200 mL,则可立即拔出导尿管并观察是否复发。若初始导尿大于 200 mL,则继续留置导尿 10 ~ 15 分钟,且记录尿量,根据临床情况决定后续留置导尿的时间。若尿量超过 400 mL,则通常留置导尿管。
对于轻度尿潴留,采用改变体位、局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艾灸或针灸关元穴等方法。
2. 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的药源性尿潴留可用肾上腺素 α-受体阻滞药(如特拉唑嗪)和 5α-还原酶抑制药(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联合治疗。
纳洛酮对硬脊膜和椎管内麻醉导致的尿潴留非常有效,缺点是可以逆转吗啡的镇痛作用,因而不适宜术后尿潴留。
外周拟胆碱药氯化氨甲酰胆碱可用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药等)所致的尿潴留。
3. 尿道插管困难
若患者有过尿道手术史或创伤史,可能存在部分梗阻,使用小号导尿管可能通过梗阻区域。如患者是前列腺增大,则可能需要较硬具有尖端的较大导尿管,并且可能需要请泌尿外科会诊。
07.药源性尿潴留的防范
1. 注意药物的选择
在使用药物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老年患者(特别是有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有药源性尿潴留病史等的患者尽量选择使用没有致尿潴留危险或致尿潴留危险性低的药物。
2. 注意药物的联合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抗胆碱药物与抗组胺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尿潴留风险的发生。
3. 控制药物的剂量与疗程
尿潴留的发生率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而升高,因此在易感人群中尽量使用药物的最低剂量,并尽可能缩短疗程,避免使用过高的剂量和过长的疗程。
4. 加强用药中的监测
对于易感人群和易致尿潴留的药物,应加强用药疗程中的观察,发现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应立即停药或减量,以免排尿困难加重向尿潴留方向发展。对男性老年人(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使用易致尿潴留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帕金森药等)必须全程密切监测,发现尿潴留征兆应积极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2-11-10 · 浏览 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