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前庭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简明眩晕教程丛书 第1卷)

发布于 2021-01-06 · 浏览 1.5 万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题外话】  

       关于平衡关于前庭关于眩晕,关注了很久,也困惑了很久,以至于谈晕色变,暗叹学习眩晕比登天还难。再后来,静下心来,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病,有了一些感悟与积累,才敢于面对这个话题。加之,前后两次疾病,让我与死神擦肩而过,体力已不如前,开始渐渐离开过去的钟爱,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临床领域,即平衡与眩晕。恰值医院设置了眩晕中心和耳内科病区,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归属。去年疫情,开始构思和编撰一套名为《简明眩晕教程》的系列丛书。这套书分为三卷,即第1卷名为《前庭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2卷为《前庭功能的评估》和第3卷《眩晕疾病各论》。这套书没有书号,不打算正式出版,仅仅是作为内部资料。其中,第一卷《前庭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前庭器官的解剖与生理学知识,以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有理论准备的大脑。第二卷《前庭功能的评估》侧重于介绍前庭功能的检查工具与技术,即所谓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理论认识,借助于评估方法,就下来就是学以致用,即分门别类讨论眩晕疾病,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诊治疾病,而理论与检查的内容仅仅是一个铺陈,以便这些知识服务于我们诊治眩晕疾病。《前庭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1卷)如期完成,并于去年十月刊印800本,作为圈内交流免费赠送,引来了朋友们的欢迎。遗憾的是第一次印刷的数量有限,不少的同行没有如愿得到赠送。因此,将该书的内容在此做一介绍,后附电子版,以满足大家的阅读,希望给予雅正。

        本书的每个章节末尾均附有小结,以帮助读者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其次,也有推荐读物,以满足朋友们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最后是自测试题,主要是希望初学者能够通过这些测试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其实,这就是一本看图识字的小册子,没有高深,没有复杂。倘若读者有一定耐心,慢慢阅读,做做试题,定会有意外地收获,尤其对于专业的“菜鸟“们,或许这是一本较为适宜的入门读本。当然,这绝不是正规的教科书,也难称著作,充其量也就是一名耳科老兵进军眩晕的切身体会与述说。这本书的背后站着老岳,饱含着老岳与大家交流的热切,也不乏老岳的专业宣泄与呐喊 。


img


img

封  面


img

岳文龙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重庆仁品眩晕中心主任

       1981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眼耳鼻咽喉科专业,先后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祈福医院和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供职。1993 - 1995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研修,师从著名耳科学家皇甫慕三、周梁、丁大连等教授,学习普通耳科、神经耳科与颅底外科、听力学与耳科实验技术。1996年以后,相继开展了诸如内淋巴分流、迷路切除、选择性单孔和前庭神经切断术等内耳与功能性颅底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开展医学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American Jounal of Ot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Jounal of Otolaryngology》、《Eer, Nose & Throat》、《Journal of Laryngol & Otology》、《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被世界医学索引工具Index Medicus 和 EMBASE / Excerpta Medica 引用,共计SCI论文十四篇。在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头颈外科杂志》、《国际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 耳鼻喉学报 》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著和译文三十余篇,与欧洲专家联袂编撰英文版专著《Indications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Neurotologic Surgery》,在比利时出版。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临床诊疗技术,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厅级一等奖5项。曾经应邀担任美国第二届小儿耳鼻咽喉科年会论文评委、北京《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特约译员、《Pakist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国际编委、《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网》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特约编辑、《中华耳科学杂志》 暨 《The Journal of Otology》英文编委和《丁香园》(耳与颅底外科版)学术顾问等。近年来,应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举办的《国际高级耳内科学习班》、北京同仁医院《听力学大讲坛》、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全国眩晕学习班》上举行专题讲座,赢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2001年获得河南省**颁发的职工自学成才奖,2008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聘为耳鼻咽喉科学副教授,当选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


序   言

       眩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诉说,原因各种,涉及诸多,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眩晕的感觉千奇百态,因人而异,表述不尽相同,也给病史的采集平添了不少的困难。面对眩晕的困扰,学习前庭,诊治眩晕,实属耳科及相关医生之当务。除了夯实专业知识外,虚心向其它学科讨得技能,不断积累与总结,才能拥有一个有准备的大脑,信心满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年轻医师而言,努力学习专科知识,积极参与多学科会商,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方能够提高对眩晕甄别与处理的实际能力。

       据统计,各种耳病占眩晕原发病的70%以上,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眩晕的诊疗任务就主要落在了耳科医生的肩上,应对眩晕也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如所知,眩晕与平衡有关,而平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功能繁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的专业认知。换句话说,对于运动与平衡,对于前庭与眩晕,演绎多多,而我们的认识却十分有限。工作中,我们时常感叹自己的能力所限,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 - 学习 - 再学习,实践 – 实践 - 再实践,以求无愧于医学赋予我们的专业称号。

       俗话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眩晕的学习也不例外。唯有以平衡与前庭系统的知识武装自己,奠定扎实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懂得观察、分析与积累,才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环视如今,关于眩晕的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形式各种,共识与指南目不暇接,使得不少的医生茫然无措,屡进频出,花了时间,耗了学费,最后的最后还是一头雾水,依旧感叹着眩晕难,堪比上青天。其实,倘若没有前庭解剖与功能的知识,仅靠临床上的花拳绣腿,犹如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学习眩晕,必须从前庭系统起航,了解前庭也必须从结构与功能开始。眼下,谈疾病者多,论基础者寡,终致人们只见眩晕,不识前庭与平衡,可谓洞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有鉴于此,这套《简明眩晕教程》应运而生,实指望从平衡的基础起步,继而学习功能的评估,最后落实在眩晕的诊病治病。作为《简明眩晕教程》的开篇,本卷铺垫在先,临床随后,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如此这般,或许对眩晕的学习更有裨益。

      其实,眩晕涉及到平衡,而迷路则是平衡系统的重要器官。由于这个结构深藏颅骨,裸眼直观难得一见,使我们的学习和理解裹脚不前,始终迷惑在路,因而也戏称“ 迷路 ”。《前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这套眩晕教程的开篇之作,汇集了本人关于眩晕的学习与实践,贴近临床,力求实用,秉承简明与扼要,籍以看图识字的形式,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该书的篇幅所限,不能囊括所有的专业内容。为此,每个章节的末尾均附有推荐读物,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之用。其实,阅读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其间,对自己的学习成效实难做出客观的评判。为此,每章也附有自测试题,希望读者根据进度自我测试,以评估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本套眩晕教程力求简捷扼要,图文并茂,学以致用,贴近实际,尤其对于耳科“菜鸟级”的同行们,将助力他们克服工作中的“ 恐晕症 ”,谋得更深更广的专业发展。

       书,是写给人看的,能够让读者理解,化为实践之需,不失为作者的初衷。书,不为出版,淡薄名利,才能够沉下心来想点东西写些文字,才能够在意学术的原本,顾及读者的切望与需求。这本书,不打算出版,原因有二。 其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国外图片,为尊重他们的劳动,维护知识产权,仅供内部的学习与交流;其二,本人无晋升的奢求,也不缺养家的银两,书写只求与大家分享学问的快乐,助力年轻的专业才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事业。看图识字仅是认识前庭的开始,读书也不是学习眩晕的全部。书,毕竟是书,充其量也不过是图片和文字的堆积,未来不仅仅是读好书,还要治好病。阅读,远不能替代实际的解剖,不能够视同实验室里的所见所闻,更不能等同于我们在眩晕诊疗方面的临床实践。

       眩晕的话题很多,博大精深,专业论述有深有浅,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绝非这区区三册,就能够包罗万千定音一锤。撰写是书,意在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平衡对眩晕的兴趣,讨得上下热议,求得你来我往,知无不言,共同进步。书中内容纯系个人的一孔之见,寸尺不一,长短难顾,甚或鼠目寸光作井蛙之叹。加之,写作过程常常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其中偏颇自不待言,描述不当或错误在所难免,尚望同道们不吝赐教。该书撰写中,得到医院上下的鼎力支持,感激之情实难言表,在此一并诚谢。

                                                                                                                                 岳文龙

                                                                                                                                于重庆,

                                                                                                                                2020年7月28日





最后编辑于 2021-01-13 · 浏览 1.5 万

209 341 103

只看楼主0

默认最新
avatar
20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