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版)
淹溺又称溺水( submersion),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
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 ; 淹溺的严重情况为
溺死( drowning),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 (drowning
cardiac arrest, DCA) 是 淹 溺 最 严 重 的 临 床 过 程。 据 不 完
全统计,我国每年有 5 万余人死于淹溺,而在青少年意外伤
害致死的事故中,平均每年有近 3 万名儿童死于淹溺,淹溺
已成为其第一死因 [1-4] ;故淹溺是急诊重要的理化损伤综合
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实际上溺水(内涵为水的环境)为
坊间俗称,在医学上严格称为淹溺(内涵为发病过程),因
为患者淹溺的环境,不但有“水”的作用,还有其他溶质的
作用,故在抢救这些患者时,应注意环境的影响 ;不慎跌入
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黏膜损害甚至
全身中毒 [5],故 DCA 有其临床特殊性,相对应的心肺复苏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也 应 有 其 自 身 的 理
论体系,因此制定规范的 DCA 心肺复苏方案至关重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