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和氧合就像过山车,忽降忽升,到底是什么鬼?【26楼公布答案】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27岁
简要病史:因“四肢疼痛2年余,胸闷、气喘2月”,于2014年3月4日入我院肾脏风湿科。 患者2年前因四肢疼痛,就诊于上级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给予强的松等治疗。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伴干咳,活动后加重,伴乏力、盗汗,无发热、咯血、咳痰等不适。2014年2月11日就仍于上级医院就诊,发现肺动脉高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给予改善循环、抗感染、西地那非口服降低肺动脉压等治疗。症状改善后于4天前出院。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急诊科以"SLE伴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
10余年前行“甲状腺瘤切除术”,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外伤史、输血史,无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93/73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口唇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剂,二尖瓣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上级医院彩超示:右心增大,主动脉瓣中等量返流,三尖瓣少量反流,心包中等量积液,肺动脉高压50mmHg。2014年2月5日上级医院CT冠脉造影:左回旋支、前降支、中间支较细小,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右心增大。肺动脉造影:肺动脉主干增粗,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及主要分支显影良好,对比剂充盈可,未见明确狭窄与管腔内充盈缺损。
临床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肺动脉高压;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治疗经过:
2014年3月4日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2014-4-22心脏彩超:右心增大,左房室内径正常范围,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范围,左室壁未见明显节段性运动异常区;各瓣膜形态及开启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肺动脉瓣关闭不严;心包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左室后壁后4mm,心尖部10mm。CDFI:肺动脉瓣可见中量反流,三尖瓣可见大量反流,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4.0m/s,最大压差64mmHg,估测肺动脉压74mmHg。
2014年4月23日晨3时15分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四肢凉,脉搏血氧饱和度90%,血压81/50 mmHg,心率102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当时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给予加大氧流量面罩吸氧,西地兰0.2mg静脉注射,效果不佳,血压逐渐测不出,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先后给予多巴胺40mg静注,继以多巴胺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液100ml静脉滴注。请呼吸内科及心内科医师会诊,考虑患者突发呼吸循环衰竭,考虑肺栓塞可能。经以上药物应用后血压仍测不出,SpO2在80%~85%,心率下降至65次/分,故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治疗。
2014年4月23日晨4时05分转入ICU,患者当时意识淡漠,面色紫绀,储气囊面罩吸氧,SpO2为40%,心率70次/分,血压70/35mmHg,给予多巴胺5mg静注,同时急诊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4时20分患者心率下降至45次/分,室性自主心律,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立即胸外心脏按压、阿托品及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查看患者双侧瞳孔散大直径为6mm,对光反应消失。持续心肺复苏至4时45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率110次/分,大动脉搏动恢复,但仍血压低,继续给予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注射维持血压。
4月23日查胸片: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稍膨隆

气管插管后(呼吸机FiO2设100%)当时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 114mmHg,上机一小时(FiO2持续100%)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达406mmHg,血压在去甲肾上腺素0.4μg/kg/min泵入下血压在100/60mmHg,患者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晨8时神志转清,呼吸机FiO2下降至45%,SpO2为97%左右。
2014年4月23日12时40分患者再次出现心率下降,血压测不出,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静脉滴,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问题:患者为什么会同步出现血压和氧合的下降,经气管插管后血压和氧合又明显好转?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