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喉癌(CT及MRI)

核医学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广东广东
4816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2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喉癌好发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比率为8: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空气污染重的重工业城市较轻工业城市发病率高,另外吸烟,饮酒,病毒感染为可能的发病因素。喉癌主要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咽喉痛、喉部不适等,发生溃烂者常有咽喉痛和痰中带血。

CT:轴位、矢状位、冠状位;1、声门上型:发生于会厌喉面、勺会厌皱襞,室带和喉室等处,表面为上述部位局部软组织增厚或结节状肿块,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侵,表现为低密度的脂肪间隙消失。代之以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的软组织影。增强扫描肿瘤可轻度至中度强化。此型早期可以发生淋巴结的转移。2、声门型:发生于声带的喉室面,好发于声带的前中段。早期局限于声带内,仅见双侧声带不对称,一侧的声带毛躁、增厚或局部软组织结节影,易犯前联合,然后向对侧声带侵润,前联合厚度正常不超过2mm,超过就为受累,并可由此向前破坏甲状软骨,向后侵犯勺状软骨及环勺关节,肿瘤叶常向外生长,累及喉旁间隙,使其脂肪影消失。3、声门下型:发生于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如声带下气管与环状软骨间,其内侧面软组织厚度大于1mm,或出现软组织块影侧提示有异常。早期癌肿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仅表现为局部粘膜的增厚、不对称,肿瘤增长则形成软组织肿块、气管壁增厚及官腔狭窄。CT仿真内镜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范围及前后联合侵犯的情况。

img

img

MRI:T1WI、T2WI、FLAIR、DWI;1、喉内结构增厚和喉腔肿物,T1WI低信号,T2WI中等信号,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肿瘤可使喉腔变形阻塞气道,其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方式。2、肿瘤侵犯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T1正常高信号的脂肪被中等信号的肿瘤所代替。3、喉软骨受累:T1低信号、T2中等、高信号,抑制信号有利于早期显示。4、颈部淋巴结:声门上型多见,声门型少见。多为颈颈静脉链周围及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双侧淋巴结转移不少见,尤其是肿瘤已经侵犯过中线。临床医师依据喉镜及活检对喉癌的诊断较容易CT、MR目的是 确定肿块的范围,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评价有无淋巴结转移,以选择治疗方案。

img

img

img


1 14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