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双抗治疗轻型卒中,真的都适用吗?

神经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18-04-09 · IP 浙江浙江
6655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10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译者:假正经的猫

轻型卒中/TIA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非常常见,既往研究显示,此种类型患者早期卒中再发风险较高,而梗死类型也是评价卒中再发风险的重要影像学标志。近期一项研究也显示不同梗死类型的轻型卒中/TIA 患者卒中再发风险不一,那么对于不同梗死类型的患者而言,双抗治疗获益是否相同?

2018 年 3 月底 JAMA NRUROLOGY 上发表了 CHANCE 研究的亚组分析,探讨不同梗死类型的轻型卒中/TIA 患者的双抗治疗疗效 [1]。此次亚组分析目的在于:1)验乞不同梗死类型是否可以预测卒中再发风险;2)探讨轻型卒中/TIA 患者中不同梗死类型对于双抗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反应如何。

入组患者为 CHANCE 研究中行影像学检查的 1089 例非心源性轻型卒中/TIA 患者,根据 DWI 上梗死类型分为:1)多发急性梗死灶(MAIs)、单发急性梗死灶(SAI)及无急性梗死灶(NAI)。

A:单发急性梗死灶(SAI)

img

B:多发急性梗死灶(multiple acute infarctions MAIs)

img

img

img

主要及次要有效性终点分为 3 月后卒中再发率及临床血管事件,安全性终点为 3 月后中重度出血事件。

研究结果:

最终入组的 1089 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 63.1 岁,男性 731 例(65%)。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 NAI 相比,随访 3 月后 MAIs 组(HR:5.8;95%CI:2.2-15.1;P<0.001)及 SAI 组(HR:3.9;95%CI:1.5-10.5;P = 0.007)卒中再发风险均有升高。

MAIs 患者中,双抗治疗及单抗治疗后卒中再发风险分别为 15(10.1%)及 25(18.8%)例(HR:0.5;95%CI:0.3-0.96;P = 0.04);SAI 患者中,二组卒中再发风险分别为 24(8.9%)及 24(8.5%)例(HR:1.1;95%CI:0.6-2.0;P = 0.71);NAI 组为 3(2.6%)及 2(1.4%)例(HR:1.7;95%CI:0.3-11.1;P = 0.56)。治疗方式与梗死类型的交互作用为 P = 0.04。同时,双抗并未增加中重度出血风险。

可能的潜在机制:

不同梗死类型发病机制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MAIs 更常见于栓子脱落,包括动脉-动脉栓塞、心源性栓塞以及其他不明来源的栓子;表现为腔隙性梗死的 SAI,常由小血管改变(穿支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等)导致小动脉闭塞,最终导致皮层下小梗死灶。而非腔隙性 SAI 则多数由动脉-动脉栓塞、心源性栓塞以及其他不明来源的栓子等引起。

既往研究显示,与单抗治疗相比,双抗更易降低 TIA/卒中患者的动脉-动脉栓塞风险,而对于腔隙性梗死并无较好显效(SPS3 研究)。

该研究最终认为:

1)对于非心源性轻型卒中/TIA 患者而言,梗死类型可对 3 月后卒中再发风险进行较好分层,多发急性梗死后期卒中再发风险更高,临床应予更多重视;

2)MAIs 患者可从双抗治疗中获得最大临床获益(接近 50% 的风险下降率),同时不增加中重度出血风险。换句话说,临床上多发急性梗死患者可能更应接受早期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该研究也指出,明确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同时发病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的患者可能为双抗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此一推测仍需进一步研究;

3)即使使用双抗治疗,MAIs 患者的卒中再发风险仍与 SAI 患者一样高,最佳治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Jing J, Meng X, Zhao X, et al.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with different infarction patterns: Subgroup analysis of chan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neurology. 2018

5 99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