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卒中神经保护治疗新突破!国内研究成果再登世界顶刊JAMA!

发布于 2022-08-17 · 浏览 2156 · IP 天津天津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22年8月16日,一项由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CDCIA)理事长陈会生教授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ICAMIS研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该研究评估了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对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组的90天内达到较好的神经功能预后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7.4% vs 62.0%),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一来自中国本土的多中心研究成果登上世界顶级期刊,国际上首次为卒中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开启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的新篇章。


img
img

缺血性脑卒中现状: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394万例,因卒中死亡的人数高达219万人。目前,卒中已成为我国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病因,对我国中年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形成严重威胁,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极其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急性脑梗死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办法是恢复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抗血小板和卒中单元。然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群能够在时间窗内进行恢复灌注治疗。


什么是远隔缺血适应治疗:

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RIC)是指通过对双上肢反复、适度的缺血训练后,诱导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对严重缺血、缺氧(如脑梗、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保护,达到心脑血管病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RICAMIS研究简介:

该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评价的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国的55家中心开展,总共纳入了1893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成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方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组有582例(67.4%)患者在90天内达到了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mRS 0-1分),对照组有566例(62.0%)患者在90天内达到了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OR 1.27;95% CI ,1.05-1.54;P = 0.02)。在不良事件方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组有5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6.8%),对照组有5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5.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表明:对于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90天的神经功能结局。

img

论文第一及通讯作者:陈会生教授

本研究的主体团队: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CDCIA)

来源|辽宁省脑血管病创新联盟CDCIA

最后编辑于 2022-08-17 · 浏览 2156

2 9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