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肾脏病理学习,喜欢的战友一起来交流

许久没有发帖了,发现版块内的病理帖也越来越少了,只有汤女神偶尔来串串场,确实需要在病理方面多下功夫了。
之前有发过一些如何学习各种肾脏疾病的帖子,也有参加一些如何学习肾脏病理的讨论,但,但刚入门或者刚来版块的新战友总是提出非常基础的问题,如哪里是系膜区,哪里是内皮细胞,其实这些最基本的概念,真的很难有时间一一道来,也怕说的不对,误人子弟,所以,初学肾脏病理,还是得引经据典学习,就是严格参照权威图谱和书籍进行学习。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谈谈自己对如何学好肾脏病理的一些基本认识,欢迎广大战友积极交流。
肾脏病理入门第一步:
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不能只是想曾经拥有,必须要树立天长地久的学习态度才行,因为肾脏病理,对于肾内科医生来说,真的非常重要,这个毋庸置疑。只是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达到什么水平,学到什么程度,自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树立起来。例如:只是想能够看懂常见的几个类型的病理类型,那就好好在IgAN、MN、MCD、FSGS、MPGN、LN、DN等几种常见疾病好好下功夫,多看看图谱,熟悉这些疾病病理的表现,够自己平常临床工作需要就可以了。如果不想只是止步于此,那就需要树立系统学习肾脏病理的概念,除了常见的疾病类型,对于一些少见的病理类型,也需要时常翻看一下图谱或者到病理科找到相应病理片进行专门学习,有时间追踪一下科学前沿肾脏病理关注的类型,如IgG4相关性肾病、浆细胞病、代谢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C3肾病等,相对少见但又前沿的疾病。如果有意以后成为肾脏病理医生的战友,那要求就需要更进一步,到北医或南总、甚至国外进行系统的肾脏病理培训,病理规培训练等,积极参加国内的肾脏病理会议,积极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行动起来,才更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第二步:
想好要盖房子后,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有一张规范的图纸,指导你如何去建房子了。用在肾脏病理上,也是一样一样的。正常的肾组织都没有看见过,哪里是肾小球,哪里是肾小管,怎么区分,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大学本科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了,只是,很肯定的告诉自己,我忘了,而且很肯定的告诉自己,好像懂那么一点,这就是以前教学的失误或者更应该强调继续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那就老老实实拿出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再好好翻翻吧,不是每个道士都是张三丰,都是后天学习、训练出来的。最好的捷径就是拿着邹万忠教授的肾活检病理学,把前面几章啃得滚瓜烂熟,那就到位了。如果英语能力好,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看Heptinstall Pathology of The Kidney 这本世界肾脏病理名著,上面的前面几章都是介绍最基本的肾脏病理知识,反复咀嚼,肯定收获很大,但就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好书不是看一遍就可以了的,最少需要看2-3遍。只有通过接触这些经典的肾脏病理书籍,给你的大脑里打下了系统和基本的概念后,对于每一种疾病的特点,你才会很自然的反应和记住它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对每种疾病的病理特点记得牢固。
第三步:
学功夫,只看秘籍,不去实践,那是学不好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看片,看片。没错,到自己研究所的病理室,或者医院病理科,或者进修医院的病理科,大量阅片。先从最简单的IgAN、MN或者MCD看起,这也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对照着肾图谱,对照着肾活检病理报告,一一对照学习,记住,不是一次,一周,一月,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才会让你更有经验去判断每一种病理类型,有一位教授说的一句话说的很好,为什么肾脏病理经常会漏诊或误诊,那是因为你看的片子太少了,没见过肾皮质坏死,没见过硬皮病,没见过管型肾病,你怎么能够诊断得出这些少见的疾病呢。所以,没有捷径,多看,多看,多总结,只有这个办法,没有哪一位肾脏病理教授的水平只是是靠看书看出来的,都是看病理片实践出来的,熟练了,自然就看得快了,这个就像飞机起飞,刚开始,很费劲,飞到一定高度后,就很轻松和享受了。
第四步:
作为一个肾内科医生,如果看肾脏病理片的目的是为了诊断,那就是越俎代庖了,那是肾脏病理医生的职责所在,我们肾内科医生的职责是为自己管理的每一位患者带来准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诊断交给肾脏病理医生了,那这个治疗的前提就是你能够对这个疾病有很深入的很全面的认识,病理医生给了你病理片或病理报告后,如何结合临床资料,如何结合病理生理学知识,解释病人临床上的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以及对治疗的反应、预后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如IgAN,我们不能只是关注它的诊断,类型,更需要仔细读片,关注疾病的活动度,如增生程度、新月体、间质小管萎缩程度,结合临床资料,给病人制定适合或者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些才是我们肾内科医生最需要做的。所以,想学好肾脏病理,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多参加临床病理讨论,多通过临床知识,推导病理病变,通过病理病变,预测临床预后等,肾脏病理,虽然只是一门形态学,但里面充满了你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以及药物等各种知识储备的体现。记住一点:看片,想临床;定方案,看病理。
第五步:
当你能够很好的经过前面几步的学习后,相信,再也不会再问出那些让老师们啼笑皆非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好好积累,加强与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时候了,需要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如到北医肾内科病理室进修学习、南总等,到一个可以把你带到另一个境界的地方,提高自己,不管是诊断方面,还是各种知识的积累,都可以有更好的提高,但,请记住一点,进修医院带教的老师是不会手把手带教的,仍然需要你自学,你所拥有的机会是有了和国内顶尖肾脏病理专家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多了看到更多少见疾病病理片,更好的学习气氛的机会,所以,这种机会,必须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求知若渴。
第六步:
我觉得这个阶段,就和认识的汤女神,和刘少军老师一样的境界了,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分内的病理业务的同时,积极跟进肾脏病理前沿,参加各种肾脏病理会议,积极参与和发言,交流,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间互相帮助会诊,互相请教学习,互相分享自己好的病例,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不断追求知识的更新,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进行探索。
第七步:
最后,当然就是和去年南总组织各大医院一起制定中国肾活检病理指南一样,拥有自己的肾活检病理指南,指导广大肾脏病理工作者,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当然,如果能够像北医的王素霞教授以及南总的曾彩虹教授一样,参与到国际的肾脏病理指南的制定,那就真是引领世界了,目前,做的最好的就是IgAN的牛津分型了,希望以后更多的国际指南,出现更多的中国肾脏病理专家的身影,路漫漫兮其修远,大家一起好好努力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902